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首页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修罗武神 我的军阀生涯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富贵小丫鬟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百炼飞升录 雅骚 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6章 韩长孺列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说起这位御史大夫韩安国啊,他可是梁成安人,后来搬到了睢阳。在驺田生那儿,他可是学到了不少韩子和杂家的学问。后来,他就在梁孝王手下当了个中大夫。吴楚之乱的时候,梁孝王派他和张羽当将军,在东边抵挡吴国的军队。张羽拼死奋战,而韩安国则稳扎稳打,所以他们成功地把吴军挡在了梁国之外。吴楚之乱平定后,韩安国和张羽的名声就响当当的了。

梁孝王啊,那可是景帝的亲弟弟,窦太后特别喜欢他,让他自己选丞相和官员,出入都有皇帝的待遇,简直比皇帝还威风。这消息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当然不爽了。窦太后知道皇上不开心,就责怪梁国的使者,不见他们,还追究梁王的所作所为。

韩安国作为梁国的使者,见到大长公主时哭得稀里哗啦的:“太后怎么就不明白梁王的孝心和忠诚呢?想当初吴楚等七国叛乱时,全国都乱成一锅粥了,只有梁国坚定地站在朝廷这边。梁王一想到太后和皇上还在京城,就急得眼泪哗哗的,跪着送我们六个人出征。我们成功挡住了吴楚的军队,让他们不敢往西进,最后成功平定了叛乱。这都是梁王的功劳啊!现在太后却因为一些小事情责怪梁王,这合适吗?”

大长公主把韩安国的话都告诉了窦太后,窦太后一听高兴坏了:“快告诉皇上!”皇上听了之后,心里的气也消了,摘下帽子向太后道歉:“都是我没教育好弟弟,给太后添麻烦了。”然后,皇上接见了所有的梁国使者,还给了他们丰厚的赏赐。从那以后,梁王和朝廷的关系就更好了。窦太后和大长公主还额外赏赐了韩安国一千多金。韩安国的名声从此更响了,在汉朝也结交了不少朋友。

后来韩安国因为犯了法被判了罪,狱吏田甲还羞辱他。韩安国淡定地说:“死灰就不会复燃吗?”田甲嚣张地回答:“要是复燃了,我就撒泡尿浇灭它!”没过多久,梁国内史的位置空了出来,汉朝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直接从囚犯变成了高官。田甲一听这消息,吓得立马跑了。韩安国笑着说:“田甲你要是不来上任,我就灭你全家!”田甲赶紧光着膀子来道歉。韩安国哈哈大笑:“好了,现在可以撒尿了!你这样的人,也配当我的下属吗?”不过最后他还是善待了田甲。

就在梁国内史的位置空缺的时候,孝王新得了一个叫公孙诡的齐国人,感觉他特别能说会道,就打算推荐他当内史。这事儿传到窦太后的耳朵里,老太太直接下诏,让孝王任命韩安国为内史。

公孙诡和羊胜这俩哥们儿,成天在孝王耳边吹风,说什么应该争当太子、多要点地盘之类的。他们担心汉朝的大臣们不同意,就偷偷派人去刺杀那些有影响力的大臣。结果,不小心把原来的吴相袁盎给杀了。这事儿一传出去,景帝就知道了公孙诡和羊胜的阴谋,立马派人去抓他们。汉朝派了十拨人去梁国,从上到下搜了个遍,愣是一个月都没抓到人。

韩安国听说公孙诡和羊胜躲在孝王那里,就进宫去见孝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大王啊,您要是受辱了,我这做臣子的也没脸活了。大王您手下没有忠良之臣,所以才会出这么多乱子。现在公孙诡和羊胜这俩人找不到,您就赐我一死吧。”孝王一听就急了:“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啊?”韩安国继续哭诉:“大王您自己想想看,您跟皇上的关系,跟太上皇跟高皇帝、还有皇上跟临江王的关系比起来,哪个更亲啊?”孝王想了想:“那肯定是比不上啊。”

韩安国接着说:“太上皇和临江王都是皇上的亲爹和亲儿子,可高皇帝说过‘提三尺剑取天下者朕也’,所以太上皇最后也没能插手政事,住在栎阳。临江王虽然是太子,但因为一句话说错就被废了,最后还自杀在中尉府。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治理天下不能因私废公啊。俗话说得好:‘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现在大王您身为诸侯,却听信奸臣的谗言,违反朝廷禁令,扰乱国法。皇上因为顾忌太后的面子,才没对大王您动手。太后每天都在为大王流泪,希望您能迷途知返,可大王您就是不开窍。要是太后有个三长两短,大王您还能依靠谁呢?”话还没说完,孝王就已经泪流满面了,连忙向韩安国道歉:“我这就把公孙诡和羊胜交出来。”公孙诡和羊胜知道大势已去,就自杀了。

汉朝的使者回去复命,梁国的事情都得到了解决,这都是韩安国的功劳啊。从此以后,景帝和太后就更加器重韩安国了。孝王去世后,共王即位,韩安国因为犯了法丢了官,就回家养老去了。

话说在建元年间,武安侯田蚡混得风生水起,成了汉太尉,权势滔天。韩安国见状,也不甘示弱,拿出五百金的重礼去拜访田蚡。田蚡一看这韩安国这么会来事,立马在太后那儿给他美言了几句。天子也早就听说韩安国是个贤才,于是顺水推舟,先让他去当了个北地都尉,然后又提拔他为大司农。

没过多久,闽越和东越两国掐起来了,朝廷派韩安国和大行王恢去当将军平事儿。结果这俩人还没赶到战场呢,闽越那边就已经把国王给宰了投降了,汉朝的军队也就撤了回去。建元六年,田蚡当上了丞相,韩安国也升为了御史大夫,两人成了朝廷里的重量级人物。

就在这个时候,匈奴那边派人来求和亲。天子一听这事儿,就召集大臣们开会讨论。大行王恢是个燕地人,常年在边疆当官,对匈奴那边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主张不要和亲,直接出兵攻打匈奴。可韩安国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咱们千里迢迢去跟匈奴打仗,根本捞不到什么好处。匈奴那帮家伙就像野兽一样,四处迁徙,咱们想抓他们都难。就算打下了他们的地盘,也扩大不了多少领土;就算俘虏了他们的士兵,也增强不了多少战斗力。再说了,强弓拉到极致,箭都射不穿鲁国的细绢;大风刮到最后,连鸿毛都吹不动。这不是因为一开始不强劲,而是因为到最后力量衰退了。所以,打匈奴这事儿,真的不划算,还是和亲比较稳妥。”大臣们一听韩安国说得头头是道,都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天子就决定跟匈奴和亲。

第二年,也就是元光元年,雁门马邑的一个土豪叫聂翁壹的,通过大行王恢向天子献计说:“匈奴刚跟咱们和亲,现在正是信任咱们的时候,咱们可以趁机给他们点甜头,把他们引诱过来。”于是,聂翁壹就偷偷跑到匈奴那边去,跟单于说:“我能把马邑的县令、丞吏都杀了,然后献城投降,到时候你们匈奴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单于一听,高兴坏了,觉得这事儿靠谱,就答应了聂翁壹。

聂翁壹回到汉朝后,就找了个死囚杀了,把他的头挂在马邑城上,然后骗单于的使者说:“马邑的长官都死了,你们赶紧来吧!”单于一听,立马率领十多万骑兵穿过边塞,直奔武州塞而来。接下来的故事,那可就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了……

哎哟,那阵仗可真是壮观啊!汉朝这边埋伏了二十多万的车骑材官,全都藏在马邑旁边的山谷里,准备给匈奴来个出其不意。卫尉李广成了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成了轻车将军,大行王恢成了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则当上了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更是被委以重任,担任护军将军,统领全军。大家约定好,等单于进了马邑,汉朝的军队就全面出击。王恢、李息、李广则分别带兵从代地出击,打匈奴的辎重部队。

结果呢,单于还真就进了汉长城武州塞,但还没走到马邑百里开外,就发现不对劲了。他们一路上掠夺,只看到野外的牲畜,却连一个人影都没见到。单于心里咯噔一下,觉得不对劲,就攻打了烽火台,抓到了武州尉史。单于想从尉史那里刺探军情,尉史却实话实说:“汉朝的军队已经在马邑埋伏了数十万。”单于一听,气得直拍大腿:“差点就被汉朝给卖了!”于是赶紧撤军。出了塞外,单于还洋洋得意地说:“我能抓到这个尉史,真是天助我也!”还封他为“天王”。

消息传到汉朝这边,说单于已经撤了。汉朝的军队追到塞外,觉得追不上了,也就罢了。王恢他们带了三万兵,听说单于没和汉朝交战就走了,觉得要是去打辎重部队,肯定会和单于的精锐部队撞上,汉朝军队肯定会吃败仗。于是他们就自作主张,撤了兵。这一撤不要紧,可把天子给惹毛了。

天子大怒,质问王恢为什么不追击单于的辎重部队,擅自撤军。王恢解释说:“当初约定的是等单于进了马邑城,我们再出击。现在单于听说有埋伏就走了,我带着三万人去追击,肯定打不过他们,那不是自取其辱吗?我知道回来会被处死,但这样能保全陛下的三万将士。”天子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就把王恢交给廷尉处理。廷尉判了王恢逗桡罪,要砍头。王恢赶紧私下给了丞相田蚡一千金求情。田蚡不敢直接跟天子说,就去找太后求情:“王恢是马邑之战的发起人,现在事情没成功就杀他,岂不是为匈奴报仇吗?”太后把这话告诉了天子,天子却说:“王恢是马邑之战的发起人,我调动了几十万军队听从他的建议。就算单于跑了,他如果能打下辎重部队,也能安抚将士们的心。现在不杀他,怎么向天下人交代?”于是王恢听到这个消息,就自杀了。

这韩安国啊,为人有远见,智谋过人,但又不失忠厚。虽然有点贪财,但他推荐的人可都是比他更清廉、更有才能的。他在梁国时推荐了壶遂、臧固、郅他等天下名士,因此也受到了士人们的称赞和仰慕。天子更是把他当作国家的栋梁之才。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四年多后,丞相田蚡死了,他就开始代理丞相的事务。可惜他后来摔了一跤,腿脚不便。天子本来想让他当丞相的,但派使者去一看,他腿脚不方便,就改任平棘侯薛泽为丞相。韩安国养病免职了几个月后,腿脚好了,天子又让他当了中尉。过了一年多,又把他调到卫尉的位子上。

车骑将军卫青率兵攻打匈奴,从上谷出击,攻破了胡茏城。将军李广被匈奴抓走,又逃了回来;公孙敖损失了大量士兵:按军法他们都应当被斩首,后纳粟赎罪成为平民。第二年,匈奴大肆入侵边境,杀了辽西太守,又侵入雁门,屠杀掳掠了几千人。车骑将军卫青攻打匈奴,从雁门出境。卫尉韩安国担任材官将军,驻守在渔阳。韩安国捕获俘虏,俘虏供说匈奴已经远远离去。韩安国就立即上书朝廷说现在正是农耕时节,请求暂时停止屯军。停止屯军一个多月,匈奴就大举入侵上谷、渔阳。韩安国的军营中仅有七百多人,他们出城迎战,但没能取胜,只好退回城里。匈奴俘虏掠夺了一千多人以及牲畜财物后离去。天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发怒,就派使者去责备韩安国。调韩安国更往东移,驻守右北平。这时匈奴的俘虏说匈奴将要入侵东方。

韩安国当初担任御史大夫和护军将军,后来逐渐被排斥疏远,贬官降职;而新得宠的壮年将军卫青等又有军功,更加受到皇上的重用。韩安国既被疏远,心里很闷闷不乐;他领兵驻防又被匈奴所欺侮,损失伤亡很多,内心觉得非常惭愧。希望能够回到朝廷,却更被调往东边驻守,心里很是不乐。过了几个月,韩安国生病吐血而死。韩安国在元朔二年去世。

太史公说:我和壶遂共同制定历法,观察韩长孺的行事得体,壶遂的深沉厚道。从他们的言论中,我才知道天下人多说梁国多好人,这话确实不错啊!壶遂做到詹事一职,天子正要倚仗他来做汉朝丞相,偏偏又碰上他死了。不然的话,以壶遂廉洁的品行和端正的行为,应是一位谦恭谨慎、忠贞不二的君子啊。

韩安国为人忠厚,开始担任梁国的将军。后来因事牵连获罪,被罢免后成为平民又被起用为丞相。像死灰一样再次复燃,却对外敌的入侵没有防备。他推荐贤士受到人们的敬重,又因收受贿赂被朝廷诽谤。他流泪向皇帝哭诉,最终洗清了冤情,表现了他作为臣子的气节。这位起初在梁国担任将领的韩安国,虽然曾有过失,但最终还是以忠诚厚道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嫡嫁千金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快穿]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皇宫 惊悚直播:黏人病娇邪神来敲门 肥水不流外人田 龙魂侠影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太子妃她命中带煞 钢铁森林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穿书后,我攻略了奸臣首辅 重生之嫡女祸妃 晚明 风流少爷 灯花笑 何不同舟渡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人在抗战,鬼子说我欺负人 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我的游戏通大明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红楼群芳谱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 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 百炼飞升录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异界军火帝国 抗日之铁血使命 谍云重重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红楼烟云之七郎 
最近更新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沈家大小事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大宋风云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开局穿成奶娃子 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穿越时空王朝命运 风雨话东周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风入邺 大宋天朝之裂变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