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首页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双龙传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重生之铁血战将 调教太平洋 从山贼开始 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 1911新中华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全文阅读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txt下载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章 秦楚之议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信的消息很快有了,不过算不上是什么好消息——李信被项燕俘虏了。

留下来断后的李信收拢了后军,本打算暂时击退楚国的军队就撤军。谁知道项燕下了一道命令,能生擒李信者赏金万钱。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项燕的手下一个小兵,家里才遭了变故,家财几乎全部典当,全家借贷而生。

当是时,人困而贷,死者破家而葬,夷伤者空财而共药,完者内脯而华乐,故其费与死伤者钧。故民之所费也,十年之田而不偿也。

为了还贷,小民离开了家成了小兵,这会有了这个能得万钱的机会,他手持铜矛,冲锋在前,身中秦军的弩箭也毫不退缩,无人可挡,左右的士卒受到鼓舞一起冲锋。

楚国自郢陈被白起攻破,已有几十年无法取得和秦国交战的上风,这一会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帮助之下,竟然一时能够压制秦军。

楚军长期积累的压抑情绪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秦军的反击不但没能减弱楚军的攻势,反而使得楚军越战越勇,那个要还债的小兵最终拿铜矛戳穿了李信的马腿,李信摔落马下,陷入了积水的泥潭中,被众人绑缚,带到了项燕帐下。

“李将军可好?”项燕看着满身泥水被俘虏的李信,笑着问。

“哼,败军之将不言勇,要杀要剐随便你。”李信回答。

“你我各为其主而已,我为难你做什么?”项燕挥挥手,“带下去,听王上处理。”

左右把李信带下去,脱下铠甲,用囚车装了,送回寿春去了。

项燕,我谢谢你,秦国这边,昭明从东方楼听到消息,心想。说起来,陇西李氏,好像是唐代李家的先祖,要是项燕真把李信给杀了,说不定唐代直接没了。

这两天他得空就来楚东方楼坐坐,想要评估一下,来这里当店主是否合算。

如果就探听消息来说,这里确实是最便利的渠道。楚国今天发生的事情,只要有心,不出两日,就可以在茶楼听到风声,三四日就能得到准确的信息。

虽然比不了当今的网速,在春秋战国,通过民间渠道,这已经算是飞速了。

不过昭明并没有立刻去找田响,从客观上来说,光有消息,而不能发挥作用,那消息也就失去了价值。

从主观上来说,田响此人,虽然一举一动没有不合乎礼的地方,但昭明直觉上总觉得不安。他心里想,如果有更好的办法,还是不来这里的好。

秦国的宫殿里,君臣正在一起讨论着要如何应对楚国。

战场上刚输过一阵,内侍手里捧着楚国送来的国书跪在地上,楚国要秦国遣使者前来议和。

自昭襄王以来,秦国已经很久没有收到这样的外交文书了,朝堂上弥漫着低沉的气氛,气压仿佛都比平时低了几度。

“大王,臣愿意使楚,替大王议和。”上卿姚贾首先出来请命,出使六国本来是他的分内工作。

“好,那就有劳爱卿了,”嬴政点头答应,“爱卿可务必要带回李信。”他补充道。

“是,”姚贾领命。

“大王,”顿弱上奏,“臣知道姚大人常出使六国,特长此事,但是此次楚国有要求,必须至少要是丞相,方可使楚。”

“大胆,”嬴政厉声道,“我大秦,什么时候,还需要看他们眼色?”

“王上息怒,”右丞相隗状听罢,出来上奏,“眼下要回李信更为要紧,如果王上允许,老臣愿意出使楚国。”

“大王,”左丞相昌文君也站出来,“臣虽然姓芈,但是久食秦禄,一心为秦国。此次派我出使,因我父是楚考烈王,楚国人不会为难我,一定能完成使命。”

“左丞相,你哥哥最近怎么样,”嬴政没有立刻决定,他忽然问起了昌平君。

“回王上,我哥哥已经变卖了部分家产,打点了行李,马上就要去寿陵,陪侍先王了。”昌文君回复。

“嗯,”嬴政点点头,并没有更多的表示。

“大王,”李斯也站了出来,“臣也愿往。”

“李廷尉工作繁忙,还是交给别人去做吧,”嬴政表示了反对。

“是,”李斯领旨退到了旁边,没有多做坚持。

散朝之后,嬴政来到议事的偏殿,左右踱步思索着,半晌,他让小高子去把蒙毅叫了过来。

“大王”蒙毅对嬴政说,“臣觉得,今日昌文君说的有道理,您为何没有回应他呢?”

“朕才将他的哥哥贬为庶人,此时派他去楚国,恐其挟私,”嬴政摇摇头。

“大王,”蒙毅上奏,“王上可听过大义灭亲的典故,左丞相虽然不一定能做到那种程度,但遇到大事,臣相信他还是能以国家大事为重的。”

“不妥,”嬴政说,“昌文君或许是忠臣,但昌平君归秦的事,朕总觉得有蹊跷,先不要动他。”

“是,王上圣裁。”蒙毅回答,“王上,那李斯如何?”

“李斯,”嬴政思考了一下。

“李斯是上蔡人,上蔡原先在楚国境内,又曾游学于兰陵,也算是楚人,”蒙毅说,“先前李大人为长史之时,曾经与手下在六国为间,对楚国也有相当的了解。王上此次何不派李斯前往?”

“不可,”嬴政想一想,否决了蒙毅的建议,“正是因为李大人此前曾经在六国为间,挑拨他国的君臣,收买不忠心的臣子,虽然朕知道,这是为我大秦的社稷,但他在六国名声太差,他去不妥。”

“是,”蒙毅继续帮嬴政想人选,嬴政自己想起了一个人。

“上大夫王绾怎么样?”今天在朝堂上王绾并没有发话,嬴政却提起了他。

“王绾王大夫?”蒙毅感到惊讶,“王大人从来没有负责过出使的事情,您为何忽然想起了王大人。”

“王绾做事周密,”嬴政回答,“此次出使看似容易,实则干系巨大,需要一周全之人方可。”

“是,”蒙毅回复,“王上如果有此想法,可召王大人前来议事。”他建议道。

“好,小高子,”嬴政叫道。

“臣在,”小高子出来应答。

“去把王大夫叫过来。”嬴政下令。

“喏,”小高子领喏去了。过了一会,王绾被领了过来。

“王上,”王绾行礼,下朝已经有一会了,但王绾来的很快,穿戴的依旧整齐,说明他似乎是早有预感,穿着朝服只在家里等着。

“大夫免礼,”嬴政回答,“王绾,朕想听听,你对此次秦楚之议有何看法。”

“回王上,”王绾回答,“臣并非这方面的专家,害怕思考的不周全。”

“想到了什么,但说无妨,”嬴政说,“朕不治你罪。”

“谢王上,”王绾回复,“臣斗胆昧死进言,此次秦楚之议,秦国是战败的一方,看似是楚国占上风,其实不然,占据有利地位的,依旧是秦国。”

“哦?”嬴政笑笑,“大夫何出此言?”

“此次秦楚交锋,我军败绩,王贲和李信皆被俘虏。但燕国暗弱,燕王喜年老怕事,不久就会送王将军回来,不必多虑。需要担心的,只有李信将军这边,也就是楚国这边。”王绾分析。

“继续,”嬴政点点头,示意王绾继续说。

“此次我军虽败,但国土几乎没有损失,楚国虽胜,但是郢陈等地却复为燕国所占,领土没有增加。

“秦国变法而强,声威已积六世,楚国王室和贵族早就丧失了对抗秦国的勇气,即使有勇将能得一时之胜,其恐惧之心依然不会减弱。”王绾回答,“因此,此次秦楚之议,看似是楚国掌握了主动权,实际上,主动权依旧在秦国。”

“大夫高见,”嬴政说,“那如果朕派大夫去出使,大夫有何主意。”

“楚国的政治混乱,不同的势力各执一端,面对灭国强敌,虽然能因为爱国之心短暂凝聚在一起,但根本矛盾是没有这么容易化解的。在怎么对待李信这个问题上,楚国上下必然难以齐心,心不齐,则有机可乘。”王绾说。

王绾对于楚国的分析十分的准确,实际上,在李信来到楚国朝堂上的时候,楚国的朝廷就已经炸成了一锅粥。

“大王,”首先发话的依旧是国师,“臣就此事已经占卜出了结果,乃是天水讼卦,寓意着矛盾,讼卦与师卦相对,若处理不当,国家依旧有征战的风险。”

“王上,”屈氏的臣子站出来,“启奏我王,此次我军战胜,我王应当效法古时候圣明君王的例子,坚持诚信的道理,以议和为条件,将李信送回给秦国,从此秦楚复结友好,再不交兵。”

“臣以为不妥,”景氏的臣子上奏,“秦国每战胜利,必然要大肆侵吞土地,这次我军战胜,必要夺回我楚国丧失的领土,方可罢休。”

“不可,”昭氏的臣子上奏,“秦国虽然战败,但是国力依旧强于楚国,反而是我们,这次如果处理不好,会招致大祸,臣以为,还是小心侍奉秦国,恭敬的送回李将军,再以象牙玛瑙等珍宝奉送秦王,以求社稷平安为上。”

“项将军,你觉得如何?”楚王问项燕。

“老臣一介武夫,不通国事,”项燕回答,“贸然上谏,恐怕于国不利。”

“爱卿但说无妨,”楚王回答。

“老臣以为,可先下国书于秦,使其派使者来我楚国,先观察使者的态度,再决定不迟。”项燕建议道。

“大王,臣以为不妥,”屈氏的臣子上奏,“如果秦国以出使为幌子,拖延时间,暗中则准备着战争的物资,那该如何?”

“难道屈大人以为秦国不出使就不会准备了吗?”项燕说道。

“爱卿这是何意?”楚王问道。

“也罢,老臣就冒死直言了,”项燕对楚王说,“秦国和楚国,早晚还有更大的仗要打,这次的事情无论怎样处理,都只是个过场而已。”

“大胆,”昭氏的臣子说,“项将军,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大王,您怎么能如此纵容他呢?”

“那不然你去打仗?”楚王没好气的对昭氏的臣子说。

“大王,”昭氏的臣子低下头,他确实没这个本事。

“罢了罢了,”楚王挥挥手,“如果没有更好的意见,那就从长计议吧,先让秦国派个使者来,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秦国这头,嬴政听完了王绾的分析,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王大夫言之有理,”嬴政说,“既然先生说,楚国君臣有隙,有机可乘,那朕欲拜先生为右丞相,替朕去楚国找机会,如何?”

“喏,”王绾回复。

“好,那此事就拜托给王大夫,”嬴政笑着说,“哦,不对,应该是,拜托给王丞相了。”

“臣领旨谢恩,”王绾跪下拜谢道。

“恭喜啊王大人,”离开了议事堂,小高子对王绾说。

“多谢高大人抬举,”王绾对于小高子说不上有什么好感,“臣告辞。”他简单的还了个礼,准备离开。

“王大人有所不知,”小高子笑着说,“王上这次能想到您,其实这里边,也有小人的功劳啊。”

王绾没有答话,他准备听听小高子要说什么。

小高子确实没有骗他,在国书还没送到的时候,嬴政在议事堂批阅奏折。

“民变,又是民变,”他看着呈上来的简牍,“这些地方郡守到底是怎么办事的,为什么总是管理不好这些小民?”

“王上息怒,”小高子在一旁安慰道,“王上,也不是所有的小民都难管,您瞧瞧王大人的奏折。”

嬴政听了之后,拿起了王绾的奏疏,王绾上奏是关于郑国渠的维护问题,该征发多少人,需要多少钱款,事事条条,写的清清楚楚。

尤其令人注意的是,王绾还写到周边的乡民自愿为修渠的事情出人力,因此可以少征徭役。这样的消息可比民变看着让人舒心,嬴政的心情确实好了起来。

“王上,王上圣明天恩,之所以有小民反抗,那是没有才能的臣子不能很好的执行您的命令,”小高子说,“如果都能像王大人这样,时时处处为王上着想,那这些烦心的事啊,自然就没了。”

嬴政看了小高子一眼,没有回话。

“朕有些渴了,你去取些果棘的汁水来,”嬴政说。

“喏,”小高子领喏去了。

“那这么说,臣还真得感谢高大人,”王绾听说之后,回复道。

“唉,王大人这是说哪里的话,”小高子笑着说,“你我这都是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啊,王大人不必多礼。

“以后呢,若是有机会,奴才自然要为王大人美言。只是啊,奴才家里生活的不好,最近啊,染了一场病,如果没有钱去治,以后恐怕无法再替王大人美言了。”小高子继续说。

王绾一愣,他也是能听懂小高子的暗示的,他只是没想到,秦王那么精明,竟然会留着这样的内侍在身边。

“高大人也是我王的重臣,”思考了一下之后,王绾决定装糊涂,“高大人生病不是小事,等我奏明圣上,请宫里的御医替您治病。”

“哎呀,不用不用,多谢王大人。”小高子见王绾并没领会他的意思,讪讪的说。

“那,高大人,”王绾行礼辞别,“臣告辞。”

“王大人,”小高子回礼道,“慢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嫡嫁千金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兽世种田:反派崽崽超粘人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快穿] 魔艳武林后宫传 惊悚直播:黏人病娇邪神来敲门 都市花语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后宫春春色 重生:权势巅峰 穿成奸臣嫡女,她本色出演 宠妻无度:腹黑摄政王重生太粘人 猎艳谱群芳 师娘,借个火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她命中缺鬼,鬼王的鬼 神话版三国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人在抗战,鬼子说我欺负人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我的游戏通大明 红楼群芳谱 亮剑:开局单挑山本特工队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 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 百炼飞升录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门 谍云重重 大唐一根棍 寒门崛起 
最近更新大唐:吾父赵王李元霸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汉末乱云飞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 万世之大唐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司马错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txt下载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最新章节 -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