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洪武开商铺

书书在看书

首页 >> 我在洪武开商铺 >> 我在洪武开商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晚明 大唐双龙传 铁骨 国士无双 九锡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红色帝国1924 崇祯十五年 我夺舍了隋炀帝 帝凰之神医弃妃 
我在洪武开商铺 书书在看书 - 我在洪武开商铺全文阅读 - 我在洪武开商铺txt下载 - 我在洪武开商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咱的大明,国祚到底多少年?”

“276年,历经16位皇帝!”

老朱喃喃自语道:“只有区区276年么?”

“陛下,自朱棣驾崩后,明朝经过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其国力达到了鼎盛,超过了永乐盛世,开创了仁宣之治!”

“然而,明朝的第二个盛世,随着明英宗的上台而走向衰落。”

“这就开始衰落了么?这个明英宗又他妈是谁?”

“陛下,朱棣的嫡长子是朱高炽,朱高炽的嫡长子是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就是朱瞻基的儿子!”

老朱还没听到刘强的下文,就开口骂了一句:“这个混账玩意儿!”

刘强接着说道:“1435年,朱祁镇登基!”

“刚开始,朱祁镇没有实权,张太后和杨士奇等文官联合执政,勉强维持仁宣之治的果实。”

“但随着张太后和杨士奇等人的老去,明英宗就开始胡作非为了。”

“在文治上,明英宗错误利用宦官王振胡作非为,扰乱朝纲,整得大臣敢怒不敢言。”

“武功上,没有任何能力的明英宗,想效仿成祖五征漠北的壮举,亲自出兵讨伐蒙古,却由于各种原因爆发了土木堡之变。”

老朱疑惑道:“土木堡之变又是怎么回事?”

刘强苦笑道:“朱祁镇,他被瓦剌给俘虏了!”

“卧槽!”老朱听的眼睛都瞪大了!

“这个消息一传到京城,那是举国震惊,要说朱祁镇这个皇帝,那当得也是够失败的!”

“在这种情况下,朝臣们第一时间不是想到怎么营救他,而是二话不说,立马拥立了他的弟弟朱祁钰登基,改年号为景泰,为明代宗!”

“就这样,一场御驾亲征,朱祁镇把自己的皇位给弄丢了。”

“在文治上,朱祁钰驱逐祸国殃民的阉宦,重用文臣,发展经济赈济灾民,积极治理水患。”

“在武功上,朱祁钰和于谦主持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还整顿军队,加强国防。”

“但由于朱祁钰维护皇权的政治经验不足,其于1457年,又被明英宗的夺门之变推翻政权!”

”他不是被俘虏了么?怎么又回来了”

“陛下莫急,听臣慢慢说!”

“当时朱祁钰这位新皇刚上位时,朱祁镇这个太上皇还在瓦剌手里呢。”

“毕竟那也是自己的亲哥哥,朱祁钰面子上还是要做一下的,结果就派了人去谈判!”

“瓦刺也想将这个烫手山芋弄出去,就顺势送回了朱祁镇。”

“可好不容易走了大运,顺势坐上皇位的朱祁钰,在内心深处对于哥哥的回归那是千万个不愿意的。”

“于是,在朱祁镇回朝后,朱祁钰做了一件大家预料之内的事情!”

“哦……!难道他把他哥哥杀了?”

“那倒没有,他将朱祁镇囚于南宫,严加看管。”

“朱祁镇当俘虏的那段时间,待遇都比囚禁在南宫中要好的多。”

“毕竟他在瓦刺那儿属于\"贵宾级\"战俘,严刑逼供什么的是不存在的,还得好吃好喝供着。”

“可他在南宫就不一样了,见风使舵,虎落平阳被犬欺的例子并不鲜见!”

“为了讨好新皇,朱祁镇就连饭都是有了上顿没下顿,这样的日子,他过了八年!”

“朱祁镇虽然过得凄惨,但也确实得到了真正的磨炼,在后来的夺门之变中,逼宫行动大获成功!”

“而朱祁钰也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大起大落,病逝了。”

“明英宗复辟后,继续恢复宦官乱政的局面,还错杀于谦等大臣。”

老朱气的胡子乱颤,“真是个该死的混账玩意儿!”

刘强没停,继续道:“虽然他在曹吉祥和石亨的谋反被粉碎后有所幡然醒悟,开始真真正正想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时,已经弥补不了其对明帝国多年乱政带来的恶劣影响。”

“然而光阴易逝,时不我待,还没等他做出一番成绩呢,就驾崩了。”

“当时的土木堡之变,差一点就毁灭了大明王朝,明朝第一个盛世戛然而止!”

“明英宗驾崩后,经过朱见深和朱佑樘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明朝从英宗时期的乱政阴影中迅速恢复。”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中期颇有作为的帝王!”

“在文治上,朱见深给于谦平反,重振臣民对朝廷的信心,还亲自处理荆襄流民问题,缓和矛盾。”

“在武功上,朱见深可圈可点——其派出明军打击蒙古,出兵两广平定大藤峡叛乱,出兵东北创造“成化犁庭”的神话。”

“朱见深23年的励精图治让明朝恢复过来,又经过其子朱佑樘18年的弘治中兴,明王朝已经有恢复盛世的可能。”

“然而,随着朱佑樘的驾崩,公元1505年明武宗的上台,朱见深和朱佑樘开辟的中兴盛世局面又中断了。”

“明武宗朱厚照很喜欢玩乐,在西华门建立豹房,成天在豹房中玩乐。”

“皇帝嬉戏无度,宦官刘瑾胡作非为,残害忠良无恶不作,这使得明武宗时期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爆发了农民起义。

“虽然明武宗在位时期也做了一些正面事情,比如应州大捷粉碎蒙古进攻,赈济灾民,杀掉宦官刘瑾等事情。”

“但这些贡献却无法挽救明武宗长期乱政,而引发的明朝中旗的社会危机。”

“朱厚照驾崩后,嘉靖皇帝朱厚熜以亲王身份登基称帝,他的登基颇具争议,这里就不细说了!”

“嘉靖帝登基后亲手拨乱反正,却又在后期亲手葬送了大好局面。”

“嘉靖在位时期加强皇权,整顿吏治,严禁宦官干政,完善科举制度。”

“经济上轻徭薄赋,改革宗室问题。”

“在军事上,嘉靖积极抗击倭寇侵略,重用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消灭倭寇。”

“然而,朱厚熜是一位善始不能善终的皇帝。”

“其在位到中后期开始,就逐渐荒诞朝政,他开始沉迷上了在后宫炼丹。”

“内阁首辅严嵩一手遮天,贪污腐化,在严嵩胡作非为的影响下,明朝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就连蒙古人打到京城之下,严嵩压根也没当一回事。”

“满朝大臣只会阿谀奉承,不会给国家办任何实事,严嵩让明朝的官风腐败到了极致。”

“直至徐阶将严嵩赶下政坛,明朝内外局面才有所好转,但已经不能和嘉靖前期相提并论了。”

“后来的隆庆皇帝励精图治,让明朝走向正轨。”

“1567年,嘉靖皇帝第三子朱载垕登基,改年号为隆庆。”

“隆庆皇帝性格宽厚,在政治上积极改革明朝嘉靖后期的弊政,在高拱的帮助下大刀阔斧的展开反腐败工作,还遏制土地兼并,缓和国内矛盾。”

“在经济上,隆庆皇帝实施开关贸易,发展商品经济,让明朝后期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萌芽。”

“在军事上,隆庆重用戚继光镇守北方,还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御。”

“朱载垕在位虽然6年,却给明朝万历皇帝留下了极其大好的形势。”

“1572年,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打败高拱执掌大权并继续改革,明朝在张居正去世前有了恢复盛世的迹象。”

“但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以及万历对张居正彻底的清算和后期长达28年的不上朝,导致朝堂党争严重,各个部门官员缺额严重。”

“万历的怠政已经让明帝国内部千疮百孔,为明朝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

“万历皇帝驾崩后,经历了一月天子泰昌的短暂执政,天启朱由校成为明朝的新君主。”

“天启在位前期还利用部分文官勤于政事。但执政后期,随着魏忠贤势力的崛起,天启皇帝亲手让明朝进入政治上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

“魏忠贤打压异己,迫害东林党左光斗、杨涟等官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全国上下只准歌颂魏忠贤,不允许提出异议,违者就被魏忠贤关入东厂大牢迫害致死。”

“天启皇帝驾崩后,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登基。”

“崇祯皇帝上台后铲除魏忠贤一党,大快人心,但由于万历和天启给崇祯留下的烂摊子实在难以弥补!”

“再加上崇祯的执政能力不如朱见深和朱载垕等帝王,以及崇祯性格的刚愎自用,明王朝在崇祯这里走向了终结。”

刘强感慨道:“在崇祯执政的那十七年,那真是个可悲可叹的时代啊!”

“崇祯帝也算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勤政节俭的皇帝了,他于18岁接手其兄朱由校的皇位,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一心想把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光复强大,然而此时的国家已是内忧外患、积难重重,像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不是几味汤药就可以挽救的了。”

“究其根本原因大概就是,天灾,瘟疫,民变,外侵,君臣离心,还有最后的穷!”

“那就先说说天灾!”

“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里,中国北方蝗灾旱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饥民饿死者无数!”

“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尤其在陕西,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

“再来说说瘟疫!”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因为死的人太多,每年都有人感染瘟疫!

“就在崇祯十三年,河北地区爆发了严重的鼠疫,那时被百姓称为疙瘩瘟!”

“由于当时医学条件限制,再加上旱灾、蝗灾,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瘟疫便蔓延扩散到北京、山西、陕西等地!”

“瘟疫传染,人死八九,到崇祯十七年秋,累计死亡民众达千万人以上!”

“关于民变,那就更好理解了!”

“从崇祯元年起,在旱灾、蝗灾和官府的压榨下,陕西等地终于爆发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高迎祥为起义军领袖的第一代闯王。”

“起义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转战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

“至崇祯八年,全大明势力强大的起义军已发展至十三家七十二营,他们在河南荥阳集会,并攻下了南直隶凤阳,甚至还挖掘了朱家的祖陵。”

刘强看着对面的老朱,此刻的老朱神经已经大条到麻木了!就算听到再劲爆的消息,也不能使他动容分毫!

“高迎祥死后,李自成继续称闯王!转战四川、甘肃、陕西一带。”

“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于西安称帝,国号“大顺”,三月直逼京城,声势浩大!”

“再说外侵!”

“从万历十六年开始,盘踞在东北的后金就不断南下,侵犯明朝边疆。”

“抚顺,沈阳,辽阳,相继沦陷!”

“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

“广宁之役,明军大败!”

“先是后金统领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公开起兵反明!”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进攻宁远被袁崇焕重伤后死亡!”

“继任的皇太极,在1636年于沈阳称帝,并改国号为清。继续南下攻明!”

“不过,数次都被蓟辽总督袁崇焕打败!”

“崇祯三年,袁崇焕遭反间计被崇祯凌迟处死!”

“到崇祯十六年时,皇太极用十余年时间,逐渐统一了明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区!”

“其中包括内蒙古、东北、北至外兴安岭以北、西起贝加尔湖、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间的疆域。”

“自此皇太极再无无后顾之忧,开始对明朝的江山虎视眈眈、伺机夺取。”

“至于君臣离心,那就更让人无奈了!”

“崇祯多次与大臣商量改革之策,“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行法!”

“然朝政大权被强大的文官集团把持,往往朝令夕改,令出不行,崇祯实施的赈灾募捐和图变强国竟无人支持。”

“在李自成进攻北京时,他所倚重的太监杜勋投降、曹化淳也开广宁门投降,兵部尚书张缙彦开正阳门、太监王德化则引导李自成从德胜门入!”

“他所等待的四支卫京军队(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也迟迟未到!”

“崇祯帝登上钟楼,鸣钟召集百官,但无一人前来,此时的崇祯帝万念俱灰,悲叹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

“再说说最后的穷!”

”崇祯皇帝即位后,面对旱灾和蝗灾引发的饥民灾害,他带头把宫中的金银器皿拿出来变卖应急,并号召百官捐钱捐物!”

“他事必躬亲,昼夜不息,励精图治,史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

“比起他的祖辈神宗朱翊钧二十多年不理朝政、父辈光宗朱常洛纵欲享乐、兄长熹宗朱由校专注木工来,可谓过之而无不及。”

“崇祯皇帝还节俭自律,连他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换,他还不近女色,宫里从来没有宴乐之事”。

“崇祯十七年初,大明王朝已到了生死存亡前夕,李自成带领起义军向北京打来,一路所向披靡,离北京越来越近了!”

“形势危急,为筹集粮饷,从二月中旬起,崇祯皇帝就下达捐饷令,号召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文臣武将及地方缙绅富户捐款应急!”

“但是大多数人不过只捐了几百几十而已,纯属敷衍了事!”

“三月十日,北京城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崇祯帝派太监徐高到周皇后之父、国丈周奎家劝捐,先晋其爵为侯,然后开口让他捐10万两银子。”

“然而,周奎一听要捐钱,就如丧考妣,并说,“老臣安得多金”,还说家里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一口咬定只能捐1万两。”

徐高悲愤之下质问道:“老皇亲如此鄙吝,大势去矣,广蓄多产又有何益?”

“多次催迫之下,周奎捐了一万,崇祯觉得一万实在太少,让他再加一万两!”

“周奎便进宫向女儿求援,周皇后把自己多年积攒的五千两私房钱,交给父亲,并劝父亲要深明大义,为大臣们作出表率,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

“然而周奎却又从中扣了2000两,只拿3000两作为捐款交给崇祯。”

“曾经的状元,当时的内阁首辅魏藻德为保住其家财,率先表示家无余财,反对崇祯征饷。”

“其他的官吏更是一个个装穷叫苦,有的在住房门上大书此房急卖!”

“还有的装模作样,把古董玉器拿到市上出售。”

“据统计,崇祯在最后关头所倡导的捐银助饷,仅募得区区二十万两。”

“捐饷令响应者寥寥,崇祯只好改以实物代替现钱,让前三门一带富商豪门给前线供应粮草,或给士兵家属提供口粮,以为较易实行,但是同样被消极对待,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京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于煤山寿皇亭一棵歪脖子树上上吊自杀,时年35岁。”

“死时以发覆面,白夹蓝袍白细裤,一足跣,一足有绫袜!”

“蓝袍上血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李自成进京后,向明朝官吏追赃拷饷,周奎根本不用拷打,果断献出家财52万两银子,其它珍宝折合银子2万两!”

“据统计,李自成通过拷饷,从明朝勋戚、内监、百官,总共搜刮到7000万两,这与崇祯只募得20万比起来,真是让人无语至极!”

“崇祯皇帝死后,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最终也没等来陛下的开拔军饷!此刻他已经做了投靠清朝的准备!”

“李自成大顺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了北京,明朝灭亡。”

“清朝统治阶层闻此巨变后, 立刻商讨应对策略。”

“多尔衮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毅然下令进军关内。”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与吴三桂激战于山海关,多尔衮率清军突然参战,大顺军猝不及防,战败退回北京。”

“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迅速进入关内。”

“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向陕西撤退。”

“清朝廷迁都北京后,清军南下消灭李自成、南明等政权势力,最终占据了这汉家的江山!”

“大清朝给这个国家并没有带来更好的发展,而是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刘强看着三人道:“只不过,那又是下一段历史了!”

“其中有意思的是,大清帝国的国祚也是276年!”

刘强讲到这里停了下来,御书房里此刻变得静悄悄!

“小子,忘忧草带了没?”

老朱突然说出的这句话,可把刘强给整不会了!

“陛下,您怎么也……?”

老朱看了一眼身旁的刘伯温,吐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哎……!”

刘强算是明白了,肯定是这个老家伙臭显摆了!

伸手入怀,掏出一包华子,一支画着火辣女郎的打火机,分别给老朱和刘老头一人递上一根!

朱标刚想伸手也接一根,老朱却板起了脸!

“父皇,儿臣听了先生这番话,感觉真是人生无常啊!”

“特别需要一根忘忧草,来慰藉一下心里的烦忧!”

“呵呵!陛下,男人不抽烟,白来世上走一圈!太子想抽,就让他抽呗!”

“哼!”

刘强给三人都点上,一时间屋里烟雾弥漫!

只见三人闭上眼睛,享受这难得的一刻,消化着未来那些沧桑巨变!

刘强走到窗边打开窗户,看向外面安静又空旷的庭院,脑中思绪渐渐飘远!

开口唱起了一首应景的歌!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做人一地肝胆,

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刘强唱完转过身,看到三人正泪流不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嫡嫁千金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男欢女爱 大奉打更人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快穿]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皇宫 离谱,谁家Alpha吃小蛋糕啊 公开[娱乐圈] 女扮男装,在男频科举文中当名臣 农家小福女 重生之女将星 佣兵宿命 修仙攻略:开局我怒刷男主好感度 灯花笑 师娘,借个火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失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资产 异兽迷城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人在抗战,鬼子说我欺负人 民国投机者 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大唐之超级商城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藏国 赘婿 调教太平洋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红楼之平阳赋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异界军火帝国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门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大唐混子 
最近更新带着美女闯三国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大宋风云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穿越占座山 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大宋天朝之裂变 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 我岳父是朱元璋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误入红楼,修仙人生 
我在洪武开商铺 书书在看书 - 我在洪武开商铺txt下载 - 我在洪武开商铺最新章节 - 我在洪武开商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