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首页 >> 唐朝工科生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晚明 大唐双龙传 流氓帝师 暴君总想生三胎 明末造反专业户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重生之铁血战将 赤色黎明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 - 唐朝工科生txt下载 -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气转凉之后,除了御寒物资越来越贵之外,京中权贵圈最热闹的谈资之一,除了张德入京,太子东行之外,还有东北海发现了大量的海洋哺乳动物聚集区。

消息已经是迟了三年,因为三年前,杜构所在的小集团,早就知道了那一片海豹、海象的聚集区。每年供应给朝鲜道的油脂、肉干、骨粉、皮革,数量都是相当的惊人。

一头成年海象重达四千斤,能够提供数百斤的肉,数百斤的油脂,还有相当不错的皮子。

按照武汉现行的皮革等级,只有海獭能够跟海象的皮相提并论,并且海獭皮的产量,远不如海象。

油脂作为帝国重要的物资组成部分,涵盖到了帝国大中城市的方方面面,甚至是女性的化妆品、护肤品、保养品,也大量使用了海洋哺乳动物的油脂。

只是因为消息闭塞,大量中国权贵豪门,都以为这些名贵物品,是产自朝鲜道。

直到今年暴露了东北海的存在,终于有野生的冒险家,在穿越鲸海之外,意外踏入了使鹿部的外海,然后接触到了东北海。

这里,是整个“东海”的北部,一连串的岛屿,像珍珠一样形成了一个圆弧,将整个东北海包裹在其中。

风高浪急之余,入秋之后,就不断地会出现暴风雪,然后朝着东南方向疯狂卷动。

整个东北海,又被称作“白海”。

探险队在看到北极光之后,就找到了在中原极为名贵的白熊,还有大量体型硕大的海象。

最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这里的海象,和朝鲜道出品的海象品种,还不是同一个品种。

也就是说,朝鲜道出品的海象种群,应该另有他处。

这种惊人的大发现,让探险队满载而归的同时,又让消息惊爆了整个都市圈。

“这岂不是说,杜东海三年之前,就掌控了一座金山?”

“难怪东海宣政院这般红火……”

对于京中中低层的贵族们而言,大贵族的富贵,大概就源自贸易之类。或许是丝绸之路,又或许东瀛州挖矿……总之就是大概如此吧。但要说个所以然来,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重重的迷雾,笼罩在他们头顶之上。

蒙昧,就像是蒙昧的蛮荒之人一般。

但是现在,却打开了全新的世界,报纸都在疯狂地转载着各种夺人眼球的消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个杂志小报,似乎都开了窍一样,除了广告,还知道不断地提高发行量需要更丰富的内容来支撑。

而海外的“新奇”,是最丰富的最让人好奇也最有意思的内容。

京城的人,第一次知道,天圆地方是错的,原来大地真的是如一颗鸡子。而为了证明这一点,武汉那里,已经有人出发,一路向东,准备环绕东海一周……只是环绕东海一周,就能证明大地如鸡子吗?

有人怀疑着。

最重要的是,许久的时间过去了,武汉的船只虽然有陆续回来的,却大多都是失败者。

他们见到了东海尽头的景色,也看到了土着,但一无所获。

而有的人,至今还没有回来。

“当年我就奇怪,怎地有恁多海象象牙的?”

“杜东海入贡的海象牙,有一对长五尺的巨牙,堪称稀世珍宝。听闻是一头八千斤重的海象王所有,杜东海命人驱熊围猎,这才扑杀!”

“驱熊?”

“白熊,武汉人命名为北极熊。长于流鬼国境内,北极光照耀之地,便是白熊生长之所。”

“杜东海还有驱熊围猎的异能?”

“这有甚么?既然能使鹿,就能使熊。”

“这当真是匪夷所思……”

“听说吴王府还养着食铁兽,谓之熊猫,亦是熊科猛兽。吴王亦能驱使熊猫,杜东海驱赶白熊……这也差不多吧。”

“甚么差不多,颜色都不对!”

“这白熊穿个黑色护手戴个墨镜,跟熊猫有甚区别?”

“你……你说的好有道理……”

关于东海宣政院的话事人到底有没有驱使北极熊的异能,京城茶馆里也算是讨论的很是热闹。

说到底,三年前的消息,到今年才让人知道。三年啊,那么多的资源,就被一家给独吞了,这简直……简直是太让人羡慕嫉妒恨了!

吃独食啊杜构!

可转念一想,那时候杜如晦还没死呢。

当时河南地区最重要的动物油脂来源,一是河南河北本地的畜牧业油脂,二是东海捕鲸业。

鲸油,才是那时候的重头戏。

但是随着皮革业越趋成熟,贵妇人并不介意身上有全套的海獭制品。至于家中地毯用的是海象皮制成,那更是显得豪奢富贵,底蕴十足。

至于买不起整张海象皮的,简单,买一些边角料,送到武汉车个珠子戴手上也是可以的。

再上档次一点,海象牙也可以车个珠子。

总之,车珠子就对了。

“操之,杜大郎那些个行当,没了你,应该不能成事吧。”

“女儿国”中,一群老汉正趴着享受着按摩,老张则是坐着靠墙,几个技师正在给他揉捏肢体。

闭着眼睛正爽着的张德眼睛也没有睁开:“当年王万岁跟着王太史厮混了一阵,主要还是王万岁和王太史的徒子徒孙在忙活,我就是牵线搭桥。”

“有这好处,怎地不想着我们这些个长辈?”

“你们都是半只脚进棺材的,要那么多钱作甚?!”

“……”

“……”

“……”

哄笑了一阵,前来消遣的秦琼问道:“最近老夫也看了报纸,照报纸上所言,入海东行两万里,亦有大陆。东海尽头,地理之貌,似乎是有类中国?”

“差不多吧。”

听到秦琼的声音,张德眼睛微张,“就是土着稀少,还要往南走一点。但也无甚意思,远不如南海。”

“太远了啊。”

“太远了。”

几个老家伙稍微思量一下,就知道这个距离上,想要直接统治,无疑是做梦。

但是,花个三五代人经营……倒是非常值得。

三五代人的移民,差不多就能建设成一个小国,跟扶桑地相比肯定大大不如,但类似现在的流求,却是够了。

要知道按照国朝标准,流求这么个海外领地,也算是“海外盛国”。

账面上,也有十数万丁口,甭管组成结构是什么样的,但全岛能算作一个体系内的丁口,的的确确超过了十万。这不是“盛国”,什么是“盛国”?

只不过很可惜,因为扩大了“天下”的范围,相对应的,传统的“开疆拓土”功劳含金量,当真是每况愈下。

功劳的指标在不断转移,地方治理的权重比在不断增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人口。

不是国朝一定要粗暴地选择某个指标,而是在大环境之下,总体只要还算稳定的话,选择一个最直观的指标,往往就能反应现实需要和长远期望。

贞观朝的当下,不管赚多少钱,又或者说开辟多少土地,增加多少财政收入,其核心只有一个,有足够的劳动人口在支撑。

这时候谈什么资金、政策,都是假的。

所有的资源中,劳动力资源,就是第一位,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第一位。

帝国的精英在统治中央到地方的时候,严厉打击蓄奴那是喊的震天响,那是因为要把世家大族手中的奴婢“解放”出来,否则这些人口窝在世家大族手中,有等于无,他们的存在,就是行动的尸体,还消耗了帝国土地产出来的粮食。

但同时,帝国的精英又默许着奴隶贸易。无他,庄园需要开辟,港口需要建设,道路需要修通。如果全靠征发民夫、雇佣劳工,哪有那么多的劳力?

像“广交会”建设广州和交州的河口地区,主要消耗的,并非是本地的治下百姓,而是奴工。

“天竺奴”“海角奴”,成百上千地死,上万上万地往里面填。

以往一到雨季,就要损失惨重的广州,今年已经能够保证坡底不划破,塘坝不溃坝,半数耕地能够顺利排涝。

这些水利设施,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

中央到地方的精英官僚,不会没有看到这一点,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建设需求,所以打击非法蓄奴的口号要喊,精准清除的工作要做,但是,奴隶贸易短期内,根本不会废除,反而会变本加厉,大搞特搞。

原因嘛,很简单。

“天下如此之大,老夫真想去看看啊。”

趴软垫上的几个老家伙们,有人如此深情地感慨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嫡嫁千金 重生之将门毒后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都市偷心龙爪手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皇宫 都市花语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农家小福女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重生之女将星 晚明 佣兵宿命 神话版三国 不良之年少轻狂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人在抗战,鬼子说我欺负人 民国投机者 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 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我的游戏通大明 亮剑:开局单挑山本特工队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 百炼飞升录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异界军火帝国 抗日之铁血使命 谍云重重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寒门枭士 
最近更新大唐:吾父赵王李元霸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汉末乱云飞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带着AI去穿越 万世之大唐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 唐朝工科生txt下载 - 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 唐朝工科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