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首页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兽世种田:反派崽崽超粘人 浮光三千里 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 谁让他修仙的! 女医辛夷【探案】 规则怪谈:我能完美利用规则 规则怪谈:请小心你室友的女友 军嫂又茶又勇,七零军官哄得头痛 六零海岛,大力女混的风生水起 港片:开局穿越洪兴大头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全文阅读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txt下载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四十六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 102 页,辛二,双破觉非明与不明。这一段等于是佛陀回答富楼那尊者的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在二乘人的思想当中,“清净本然”是一个真实的体性,山河大地是一个生灭的有为诸相。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知道,二乘人的想法是认为,清净的东西不能有相状,相状不会有清净;认为真妄是互相对立的,真不能容妄,妄也不能容真。

佛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有四个字。说清净本然怎么能够忽生山河大地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迷真起妄”。不过就是一念迷情的妄动,而产生很多的虚妄相出来。所以,我们修行当中,无量的法门其实在对治的就是我们心中的一念迷情,真正的关键在这个地方。佛陀必须把这个迷真起妄的观念详细说明。这一科就是说明我们真觉的佛性是“非明”,而且是“非不明”,讲这个观念。

看第一段。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佛陀先按定我们的本性叫作“觉明”,觉性中有光明,光明中有觉性,是觉明不二的。在这个觉明不二当中,佛陀提出两个问题来问富楼那尊者:第一个,“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他说,在你看来,这个真觉的佛性,是不是本来就具足般若的光明智慧,才称名为“觉”呢?就是说这个觉,身为一个觉性,它本来就具足光明的智慧,才“称名为觉”?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为觉不明,称为明觉?”还是说,我们真觉的佛性是本来没有智慧光明,必须假借外来的修学,才能够产生智慧的光明?这样子的智慧光明去照了这个觉性,这个觉性才能够称为觉性?

也就是说,身为一个觉性,到底它本来就具足光明,还是这个觉性本来没有光明,必须假借外面光明的照射才有光明?提出这两个问题,请富楼那尊者来加以回答。

我们看富楼那尊者怎么回答。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我们先把经文消释一下。说这个真觉的体性,基本上是不具足般若光明的,它只是一个觉性。也就是说,它本身是没有具足光明智慧的,它只是一个觉性。“则无所明”,它没有具足光明智慧。

从这段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富楼那尊者心中所想的是,在真觉的觉性当中,必须另外有一种光明的智慧来照了觉性,觉性才能够产生光明。也就是说,觉性本身是没有光明的,必须假借外来的光明来照射。这个是富楼那尊者的回答。

佛陀对这个回答就加以否定。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说“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正如你所说的,假若真觉之性是不具足光明的,那么就成为无明所相应的觉性了。觉性没有光明,那这个觉性就是无明的觉性。“有所非觉”,如果在觉性之中一定要有一个有所明的智慧来加上去,这个觉性就不是真实的觉性。“无所非明”,如果觉性本身必定不具足光明智慧,那么这个觉性就不能称为觉明,而成为一种无明,这个觉性就变成一个不觉,变成一种无明;而没有光明智慧的这个无明,绝对不是我们真觉佛性这种湛然光明的体性。佛陀的回答,等于是否定了富楼那尊者的观念。

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当然有所谓的对治,有所谓的安住。其实从对治的角度,大乘佛法的差别不大,基本上就是空假中三观;但是安住的问题却是非常的不同。

比方说唯识学。唯识学讲到生命的根源,生命是从哪里来呢?你从什么地方来?它一直追究,到最后找到阿赖耶识,一个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也就是说,阿赖耶识他内心有很多很多的种子,由这个种子的熏习,就产生了根身器界。你前生有这样的业力,所以你变现这样的身心世界出来。

从大乘的圆教的思想,是不同意我们从阿赖耶识中来。它认为阿赖耶识是第二义谛,不是第一义谛,是一念的妄动以后才有的。所以阿赖耶识在破坏以后,显出的这个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真如本性,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所以,蕅益大师在讲唯识学的时候说,唯识学的修行法门非常好,但是有一个缺点。什么缺点啊?就是,这只龙画得很漂亮,头部也很漂亮,脚也很漂亮,身体也很漂亮,但缺乏眼睛。说学唯识就像一只龙没有眼睛一样,不知道要会归到哪里去。因为你不能够说,破妄以后会归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一个无明的根本,真妄和合,它是一个清净的本性跟无明妄想的结合。你云何应住呢?你敢住在阿赖耶识吗?它是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本嘛。所以唯识学是很矛盾的,它依止阿赖耶识为住,最后还要把阿赖耶识给破掉。

天台宗的思想是认为,我们一开始就要安住在真如本性。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唯识学,因为唯识学有很多的对治法门,它是“相宗”嘛。它安立了很多的相状,什么是杂染相、什么是清净相,让我们能够分别善恶、分别染净。所以蕅益大师认为说,从对治的角度,从治病的角度,我们要取法于唯识学;但是从根本的依止,要依止大乘圆教的现前一念心性。所以安住跟对治是不一样。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妈带一个小孩子。这小孩子上学的时候,他妈妈就提醒说,小华啊,你要注意啊,你天生肝脏就不好,你不要玩得太过火。她每次给他的名言就是:你天生肝脏不好。我们知道,名言会产生思想,思想久了以后会产生一个相对的执着,所以他认为他的肝脏就是不好,我天生肝脏就不好。他那个医生就觉得很奇怪,我开了很多肝脏的药,吃了半天都没有改善。后来这医生就找他妈妈说,这怎么回事呢?哦,原来你每次都给他一个暗示,你天生肝脏就不好——你这个人业障深重!所以你不要老是讲业障深重。你讲业障深重,到最后你一定是业障深重。后来他妈妈就换一个口气说,欸,小华,不错哦,你的身体本来是很健康的,你肝脏不好是暂时的,现在改善很多了。哇!他就很有信心了。结果这个药一吃了以后,真的产生一定的对治的效果。

所以,在忏悔法门当中,你看天台宗讲忏悔,它是从事相的忏悔开始:我们思惟我们真的造了罪业,我们一念的妄心造了一些罪业;但是它最后一定要入无生观,观想我们这一念心是本自清净,“本来无一物”,是“何处惹尘埃”。所以天台智者大师警告修行人,说你不要老是认为你业障深重。你一天到晚认为你业障深重,你的结果只有一个:你真的业障深重!因为你执着它嘛。

理事要圆融。在理体上,入根本观的时候,我们要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在因缘上,我们也是一样,要面对,要断恶修善。所以你看大乘佛法的信心——你受菩萨戒,你是怎么得菩萨戒体的?你说,我要行菩萨道!你要行菩萨道就能够得戒体啊?没有那么容易啊。那是一时的冲动,那不叫戒体。戒体来自于一种智慧的观照。你能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虽然我现在业障深重,但是那个是如梦如幻的;当我把如梦如幻的这种生灭的假相拨开以后,我看到我这一念清净的真实体性,跟十方诸佛没有差别。所以,从这样的一种称性起修,发起了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当我们讲“烦恼无尽誓愿断”的时候,那是怎么发起的?那是因为烦恼无自性,所以我们才敢说“烦恼无尽誓愿断”,那只不过是一念的迷情嘛。你说,欸,刚刚做梦的时候,明明有梦到某某人做什么事情。那就是一念的梦心变现出来,是你在做梦的梦心。你醒来的时候,觅之了不可得。

所以,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迷真起妄”,真本来是没有妄,是因迷故有,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已。我们本来是健康的,怎么有病呢?那是后来才有的,那是因缘所生才有的。这个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大乘的信心哪!佛陀在这个地方先按定二乘人的执着。二乘人是认为说,我们心中是本来就有病的,然后再慢慢对治。这个观念不对!我们应该认为,我们本来没有病,这个病是虚妄的。用虚妄的药来对治虚妄的病。这就是所谓的“迷真起妄”的观念。

这一段是一个总说、总辨,一个简单的说明。

庚二、别明迷悟 分二:辛一、明众生迷真成妄;辛二、明诸佛悟妄惟真

这个地方就详细地说明,我们是怎么样产生迷、佛陀是怎么样地悟,而产生差别的作用,把这个迷悟的差别相详细地说出来。分两段:一,明众生迷真成妄;二,明诸佛悟妄惟真。把众生之迷、诸佛之悟这个因缘法讲出来。

辛一、明众生迷真成妄 分三:壬一、明所起妄因;壬二、明所感妄果;壬三、结果归因

先看第一段,说明九法界的众生为什么迷真起妄,把它的虚妄相——这个身心世界、山河大地是怎么产生的,作一个说明。这以下分三段:第一个,明所起妄因;第二个,明所感妄果;第三个,结果归因。先讲虚妄之因,再讲它所感的虚妄之果,最后把因果作一个会归。

壬一、明所起妄因

先说明我们产生九法界这个因果的主要的、最初的原因在哪里。

【图一】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这一段的经文,把整个九法界说是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身心世界的整个过程,作一个详细的说明。这个地方是由细而粗。

先看第一段,“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身为一个性觉,我们众生本具的觉性,本来就具足光明,但是我们凡夫就是多事,没事找事,就产生一个“必明”,就是在这个觉性当中,我们又强加了一个要去明了的智慧出来。一个颠倒的智慧。其实这个智慧,佛陀说就是一种攀缘心。我们总是觉得安住在清净心好像是不快乐的,应该要去向外攀缘才能够成就快乐。我们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所以产生一个“必明”。我们强加了一个无明的力量在这个觉性当中,就是所谓的“真如不守自性”的一念妄动,所以使令这个觉性就变成一种虚妄的明觉。就是这个觉当中强加一个“明”在上面,就整个变成一个“不觉”了。本来是一个觉,但是因为强加一个无明,而产生一个不觉。而这个一念不觉其实是很细的,古德说是在九相之初,在三细六粗之前。这个是很早很早的一个颠倒的妄动而已。

再往下看,能所对立。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这个是三细当中的第一个细相出现了。事实上,众生本具的觉性本来不是所明的境界,但是我们一念妄动以后,强加一个明了的功能在这个觉性上,而产生一个“所”。这个“所”就是三细的第一细,叫无明业相。就是说,转这个本觉的理性而成为无明的业相。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已经把真如本性转成了阿赖耶识了。阿赖耶识是一个个体生命的开始。我们生命为什么会有所差别?为什么你长得跟我不一样,我长得跟你不一样?那就是阿赖耶识嘛。所以,阿赖耶识就是我们从平等的法界当中创造一个有情生命的开始。而这个阿赖耶识是怎么来的呢?“觉非所明,因明立所。”当我们无明妄动以后,就把整个觉性转成了一个无明业相,这个是阿赖耶识的开始。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所”(就是所明了的无明业相)产生以后,就产生一个能明了的“能”。这个“能”就是能见相,三细的第二个。既然产生一个所明了的不觉的体性,就会产生一个能明了的功能,就是转本有的智光而变成能见相,一个“能”。有所就有能嘛。这个都还是在第八识。

“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这个地方是讲到三细的第三相,境界相,就是整个世界产生了。在整个真如本性当中,本来是没有所谓的“同”,也没有所谓的“异”,但是我们前面因为有能所的对立产生相互作用,就产生一个异相出来。这个异相就是我们说的依报的世界产生山河大地当然是差异的嘛,你看桌子跟椅子不同,椅子跟石头也不同。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第一个异当动词,就是不同的意思;第四个异当名词。就是不同于这些差异相,又产生一个同相。既然有异相,就有同相。这个同相就是虚空。你这个世界要依什么而住呢?当然以虚空为住。所以到这个地方,因为前面的能所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虚空,而产生了世界,整个有情众生的依报的环境就产生了。

“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这个讲到正报的身心产生。这个虚空的同相跟世界的异相,会产生一种相互的灵动、相互的作用,结果,在相互的发明当中就创造一个无同无异的众生相出来。众生为什么说“无同无异”呢?因为众生是相妄性真嘛。你看相状各各不同,但是他的佛性却各各都相同,所以你不能说它是同,你也不能说它是异,所以“无同无异”就是众生相生起。

我们常问,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其实我们生命开始是先有依报环境,先有山河大地,然后再有有情众生。看这段是这个意思。先有世界,然后才有众生。众生跟世界两个开始作用才有所谓因果的问题。

我们再看第三个,业果的问题。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前面的整个世界、众生的产生都还是第八识,到了这一段“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就产生了第七意识的作用。这个“扰乱”怎么说呢?就是,前面有依报的世界,还有正报的众生,众生开始看到了依报环境,他要去受用、去追求整个依报的环境,想要把它占为己有,这个时候就产生一个“劳”。这个劳动的意思就是一种思虑,也就是我们说的一种恒审思量,也就是第七意识的产生,开始去思量,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这个地方的“劳”,主要是第七意识。

“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第六意识产生了。前面是偏重在法执,这个地方我执产生了。“劳久”,思虑久了以后,产生一个“尘” 。这个“尘”指的是第六意识的一种执取相。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树、树上有很多的苹果,就对这个相状产生执取,有执取就产生很多的爱取的烦恼。

“劳久发尘”,这个尘是一种俱生的我执的烦恼,是微细的;“自相浑浊” 是一个分别起的烦恼,是粗的。“自相浑浊”是什么意思呢?“自相浑浊” 这个“浑浊”是五阴身心。执取相有两种:一种是任运生起的;第二个要假借名言,要去思考才会产生的。“自相浑浊”是一种分别的烦恼,它不是俱生的,是我们对于五阴身心的种种的分别而捏造一个自我的相状出来,就是分别的我执。“劳久发尘”这个“尘”指的是俱生的我执,是比较微细的。由这个第六意识产生以后,出现了爱取的执着,就产生种种的“尘劳烦恼”。这个尘劳就是烦恼。因为它是染污的,叫灰尘;它是躁动的,是劳。有烦恼当然就产生业力、产生果报、产生因果的循环。

我们这样子讲,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答案有两个:一个是“迷真起妄”。刚开始是真如本性的一念的无明妄动、一念的迷情妄动,而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众生。创造出来以后,这个相状又怎么产生相续呢?那就是“执妄为真”,在妄当中又产生第六识的爱取。第六识的爱取,第七意识的执着,使令产生很多的业力,使令这个众生世界又能够相续。所以相续是业力产生的。

刚开始生起的第一个相状是一念妄动,所以,“迷真起妄”产生了我们生命的第一个相状;第二个“执妄为真”,使令这个相状辗转地相续下去,又产生了业力。

当然,这个地方的观念是说,我们整个身心世界其实就是我们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我们以一个小故事来作说明。这个故事讲到“老和尚心中的妄想”。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悟性很高,看什么书一看就懂,而且福报也很大,生活上的受用都非常好。他十六岁的时候去参加一个考试,住在他亲戚家。考完试的时候,他觉得身体不舒服,就不吃饭,后来病情就越转越严重。他就跟他亲戚说,你拿笔跟纸来,我要写我的遗书,写给我父亲。他就写了,说,父亲啊,我的生命即将要结束,你不要伤心,我跟你就是只有十六年的因缘。他说,其实我前生是镜山寺的一个老和尚。我身为一个老和尚,出家以后修学数十年,几乎成就大道。我做老和尚的时候,拿着念珠在外面经行,看到两件事情,产生心动:第一个,少年登科者。年轻人考上状元,功名成就以后,敲锣打鼓到寺庙来还愿的时候,我“仁者心动”,产生羡慕的心。这个妄想没有对治掉。第二个,我看到大富人家坐着美好的车子,很多眷属来山上祈福的时候,那种大富人家,我也心动。这两个心动的关系,我必须为我这两个妄想的心动来酬偿我的业力,所以我做你的儿子。他说,他死了以后,还要投胎一次。他这一生是做功名,是掌握权力;下一生要偿还下一个妄想,要做一个大富人家。

我们常说,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不要讲那么远,说从真如本性。这样太远。其实我们现在的身心世界是从你前生的妄想而来。你现在的妄想(当然我们很多妄想),其中一个势力强大的,就是你的来生。《楞严经》一再地告诉我们,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世界创造出来。所以,我从什么地方来?我从我前生的其中一个妄想而来!所以净土宗说,修行一定要对治烦恼。你看那个老和尚,戒定慧的善根很强,但是他两个妄想没有对治。还好,只有十六年。这个妄想打得不是很重。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一念的妄动,产生了世界,产生了众生;众生、世界相互的作用,产生了因果;然后产生了整个生命的循环。就是所谓的迷真起妄。这个是讲到妄因。

壬二、明所感妄果 分二:癸一、牒上略明二相;癸二、广显三种相续

癸一、牒上略明二相

第一段是牒示前面的经文,而略明众生、世界两种的相状。我们看经文。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这个地方是把前面的妄动以后所产生的结果作一个说明。这个“起”,当然就是一念无明妄动,心中那种动荡的相貌叫作起。因为我们有动荡,所以产生了世界的差别相。但是我们有时候也会保持寂静,也不是一天到晚动,寂静的部分就变成了虚空,广大的虚空。就是我们静态的部分变成了虚空,动态的部分变成世界。虚空是一种同相,世界是一个异相。到这个地方就说明了有情众生的依报世界的产生。

“彼无同异”,这个“无同异”,无同无异,前面说过了,世界跟虚空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一种众生相,众生的五阴身心。

前面的世界乃至于众生都是有为诸法,众生是生老病死,世界是生灭迁流,都是有为之相,产生了。

这里简单地列出两种的果报相。

癸二、广显三种相续 分三:子一、明世界相续;子二、明众生相续;子三、明业果相续

当然,这两种相:众生、世界,就会产生造业,因为有爱取。你要这个苹果,他也要这个苹果,那这就有问题了,有很多烦恼出来了。烦恼就会产生业力,业力就使令整个生命相续下去了。这是广泛地显示世界、众生、业果三种有为相的相续。这当中有三段:第一段明世界相续,二明众生相续,三明业果相续。

子一、明世界相续

【图二】

先看第一段。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前面是讲到一念的妄动而产生了世界,这以下就讲这世界生起的过程。先有四大。

我们先看风大。

“觉明空昧。”这个“觉”是众生本具的觉性,“明”是我们心中的光明。我们知道觉中又产生了明,那么“觉明”当然是正确的。我们讲“觉明”是对的,“明觉”才不对的。觉性中本具的光明本来是对的,但是一念妄动以后就变成了“空昧”,就把这个觉性当中的真空转成一个晦昧的顽空。

然后,“相待成摇”。明跟晦昧的顽空两个相互地作用而产生一种摇动之相,而这个摇动之相正是风大形成的原因。所以,在整个地水火风当中,先有风大来执持整个世界。你看我们的地球,它是怎么回事呢?它外面一个大气层,把它摄持住,这个就是风大。就是一念的摇动产生了风大。

再看地大。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因空生摇”是承接前面的经文,就是把这个“觉明空昧,相待成摇” 作一个总结。因为这个顽空跟我们心中的无明的作用而产生摇动(这个等于是风大),摇动以后,无明的“明”跟所明的这个顽空之间,无明一定要去发明顽空;发明久了以后,就产生一种坚固的妄明。“坚明立碍”就是这个明一定要去观察这个空顽,空观察久了以后,这个无明就变得更加地坚固,而这个坚固相正是地大的产生。所以说“彼金宝者,明觉立坚”,这个金宝就是地大的代表,就是金刚石,整个地大的精华。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金刚石呢?会有这种地大的石头出来呢?就是“明觉立坚”,就是一念的无明心中,这个“明”需要去观察这个顽空而产生一种妄觉,才有这个所谓的金刚石,这个坚固的金轮来保持国土。所以,地大是从风大而来。是先有摇动,摇动久了以后,我们产生一种坚固的对立。这个坚固相正是地大。

再看火大。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一念坚固的地大而产生一种金刚宝石,“坚觉宝成”,等于是承接前面的地大。“摇明风出”,一念的无明妄动而产生了风。“风金相摩”,前面风大的摇动跟地大的坚固,风去吹这个金,两个互相摩擦,就产生一种热性的火光。

这个火光为什么叫“变化性”呢?因为火能够去生成万物,它也能够毁灭万物。你看泥土。泥土要没有春天的温度,它没办法生长万物。你看,春天百花开,为什么?因为春天带来了泥土的温度嘛,所以火能够生长万物。

但是火一烧的时候,也可以把万物毁灭,所以它是变化的。也就是说,整个火大是风大跟地大的互相摩擦而有的。

看水大。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这个“宝”指的是前面的地大,金刚宝。金刚宝的表面是充满了光明的,并产生很多的光滑的润相。这样的润相跟火光相接触的时候,因为火本身是上蒸的,这个金刚宝遇到火光的燃烧就产生了水。火去烧这个金产生水,就有湿润的水轮来含摄世界。

这个地方讲到四大。就是说,为什么世界上有地水火风呢?说穿了,还是我们一念心变现出来。我们一念心的摇动相产生了风大;摇动了以后产生坚固的执着,这个坚固的执着就是地大;风金两个互相摩擦产生火大;火去燃烧金就产生水大出来。地水火风,还是一念心变现出来。

有一个小故事,讲到小鸟的故事。我说一下。在喜马拉雅山有一个老修行者,很有智慧。每一个人跟他请示问题,他都能够给他一个非常圆满的答案。有一个年轻人就不服气了,出了一个难题,他手上握了一只小鸟,就请问这个老和尚。他说:请问老和尚,这只鸟是死的还是活的?如果你说它是活的,我用食指一掐,它就死掉了;你说它是死的,我一打开这个鸟就展翅飞翔。所以你怎么答都不对嘛。你说它是死的,还是活的?这只鸟握在我手上,请你回答它是死的还是活的!这老和尚就说,这只鸟啊,生死在你一念之间。你要它活它就活嘛,要死就死嘛。这意思是说,一切法的生、一切法的消灭,其实就是我们一念之间。就是说,整个地水火风,整个身心世界,就是我们一念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这样子讲比较现实一点,就是说,一念的妄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你不能让你的心不动,你做不到。因为你已经动了,这个刹车刹不住了。所以你看小乘人就是,你要动,我就把你断掉。其实这不是很好的方法。大乘佛法就是说,好,你要动,那我们疏导,我们引导他往好的地方动,忆佛、念佛、布施、持戒。所以大乘佛法对这个妄动的思想是“转识成智”。

我们没办法让这个无始的妄动停下来。这个诸位要知道,你停不掉。你说我要硬压的。所以你看有人在禅宗打坐的时候,强压它,坐到最后吐血。我们已经动了无量劫了,动了这样久了,你压得住啊?你的修行短短几十年,它动了无量的生命。所以我们“理可顿悟,事要渐修”。它是一个强大的势力,我们只能够引导它,不能叫它不要动的,不可能,你做不到的。一动,就产生了世界,产生了众生。那没关系。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我们引导他往好的地方动,往念佛的地方动,往善良的方向动,那么我们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所以我希望大家知道,其实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不能这样讲,叫转烦恼。为什么叫转烦恼?因为“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烦恼本性是迷真起妄,它是真实的,是迷惑了而变成烦恼。所以我们大乘佛法不讲断烦恼的,讲断烦恼那是小乘讲断烦恼,我们是一个“转”,把这个念头转到另外一个方向去,转到一个自利利他的理想目标去,转到往生净土的方向去。是一种疏导的方式,不是断灭的方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瑜伽老师花样多 十日终焉 斗破:从签到异火开始 御女天下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肥水不流外人田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洛公子 名门艳旅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玄鉴仙族 卡徒 哥几个,走着 笑傲江湖之美人的天下 官道之色戒 曼陀罗妖精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全民求生:开局百倍修炼速度 
经典收藏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四合院开局激活任务系统 四合院:系统逼迫下和众禽兽恶斗 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 四合院:开国将军女婿幸福生活 柯南,开局杀了天皇 四合院:我在隔壁有小院 火影:美琴,纲手一个都不放 四合院:战场归来媳妇被截胡 抗战:我老李就服民兵 四合院:李长海的幸福生活 四合院:我站许大茂因为他是我哥 兽世种田:反派崽崽超粘人 巴啦啦小魔仙之我成了严莉莉跟班 女扮男装,在男频科举文中当名臣 绝世唐门之裂爪撕天 四合院:家里的香火全都指着你了 穿越四合院儿,开局一打五 来自一位盗墓者的自传 
最近更新下南盗墓笔记 穿书之:顾少宠妻无度 火影:神威与女高中生的适应症 凯旋入梦来 恋爱脑女婿香吗?老卿家有俩 成年男团混进来一个小学生?! 七零军婚:娇气包靠祖宅躺赢啦 岁岁春欢 抗战:兵有亿点多的区小队! 妖精的尾巴:王者降临 摆烂后,侯夫人无所畏惧 快穿之我本来是要和你做朋友来着 觉醒后和死对头扯了个证 天作之女 抗战之少年的崛起 国运金铲铲:从尘归尘土归土开始 女尊:妻主今天嘴硬了吗? 重生83,捡漏逆袭后,女知青悔哭了 古城一巡 霍格沃茨:被盯上的黑魔王父子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txt下载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