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凰途锦绣

散修二七0五

首页 >> 重生之凰途锦绣 >> 重生之凰途锦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十日终焉 异兽迷城 陆总白天反迷信,晚上发圈接算命 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糊咖一身反骨,就爱给人添堵! 古代天灾末世农女养家忙 上午毁我丹田,下午在你坟前烧纸 曝光后,反派们都觉得我爱惨了他 异能种田,这里植物千奇百怪 
重生之凰途锦绣 散修二七0五 - 重生之凰途锦绣全文阅读 - 重生之凰途锦绣txt下载 - 重生之凰途锦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55章 改革之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冬去春来,边关的冰雪渐渐消融,潺潺流水在山谷间奏响春的乐章。叶城南与太子慕容轩刚刚忙完春耕之事,望着那一片嫩绿的新芽,心中满是欣慰。阳光洒在田野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殿下,今年的春耕还算顺利,有了这些新种子和耕种方法,收成应该会不错。”叶城南站在田埂上,微风轻拂,发丝随风舞动。她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嫩绿的稻苗,眼中满是期待。

太子慕容轩点头笑道:“是啊,这都多亏了你。这些新的耕种技术若能在全国推广,百姓们的日子就更好过了。这稻苗长得如此茁壮,可见其潜力巨大。”他也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稻苗的生长情况。

两人正说着,一名士兵疾驰而来,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太子殿下、叶大人,京城传来圣旨。”这士兵是张虎,他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圣旨。

叶城南和慕容轩赶忙回到营帐,展开圣旨一看,原来是皇上听闻边关在农业上有新的举措,希望他们回朝商议推广水稻、棉花和红薯的种植事宜。圣旨的绸缎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承载着国家的希望。

“看来我们得回京城一趟了。”叶城南看向慕容轩,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也好,正好可以向父皇详细说说边关的情况,这或许是一个改变全国农业的好机会。”慕容轩眼中闪着期待,他深知这几种作物对于国家的意义重大。

叶城南与太子慕容轩回到京城后,未及歇息,便直奔皇宫。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阳光透过高大的宫门和雕花的窗户洒在金砖地面上,映照出一片辉煌却又略显压抑的光影。

皇上高坐龙椅,龙袍上的金龙在阳光下闪烁着威严的光芒,他目光从叶城南和慕容轩身上扫过,缓缓开口:“朕听闻你们在边关推广新作物成效显着,今日便细细说来。”

叶城南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水稻、棉花和红薯这三种作物,于民生意义非凡。先说水稻,其生长适应性较强,在合适的水热条件下,产量比我们传统的谷物更高。水稻种植需注重水的管理,灌溉之法尤为关键。在南方水乡,可利用天然的河流水系,修建纵横交错的灌溉沟渠,将水引入稻田。就像我们在边关的稻田,通过精心设计的灌溉系统,水稻长得郁郁葱葱。而在北方,虽水源相对匮乏,但我们可挖掘深井,或者引山上的雪水融化后形成的溪流来灌溉。”

一个大臣质疑道:“叶大人,这水稻虽好,但我国北方多干旱之地,如何种植?且不说水源问题,北方的土壤质地与南方差异甚大,这又如何解决?”这位大臣是陈尚书。

叶城南微笑着回答:“陈大人有所不知,北方的土壤虽多为黄土或黑土,质地较为紧实,但我们可在种植前进行深耕翻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我们在边关试验时,让农夫们用特制的犁具深挖土地,效果显着。同时,在土壤中添加一些有机肥料,如经过发酵的农家肥,能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对于水源问题,我们可以在北方挖掘灌溉水渠,利用水利工程引河水灌溉。而且,在一些雨水相对充沛的年份,即便没有大规模灌溉,选择合适的耐旱品种,如旱稻,也能有一定收成。此外,还可在稻田周边种植一些具有保水作用的植物,减少水分蒸发。这一系列方法都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可行性极高。”

“那棉花呢?这东西从未在我国大面积种植,是否会劳民伤财?棉花种植需要什么样的特殊条件?若是大规模推广,万一失败,百姓的生计可就毁了。”另一位大臣发问,他眉头紧皱,眼中满是担忧。这位大臣是刘侍郎。

“刘大人,棉花的好处极多。”叶城南继续说道,“其果实中的棉絮可纺织成布,制成的棉衣保暖性极佳。棉花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日照时间长,能让棉桃更加饱满。土壤方面,宜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在播种前,需对土地进行平整和施肥。我们在边关种棉花时,一开始也遇到不少问题呢。”

太子慕容轩也在一旁补充:“父皇,儿臣亲眼所见,边关百姓穿上棉衣后,抵御寒冬的能力大大增强,生病之人都少了许多。而且,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一些百姓开始学习纺织技术,家庭收入增加,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棉花种植不仅能解决保暖问题,更是一条致富之路啊。”

叶城南点头称是:“没错,太子殿下说得对。刚开始种棉花的时候,百姓们也有疑虑。有个老农叫王伯,他就问我,‘叶大人,这白花花的玩意儿真能当衣穿?咱可没见过。’我就跟他说,‘大爷,您就放心种,等收成了,我教您做棉衣。’后来啊,棉花丰收,我们一起做棉衣,大爷穿上后笑得合不拢嘴,直说暖和。而且,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也解决了不少问题,比如虫害。我们发现了一种当地的草药,将其熬制后喷洒在棉花植株上,能有效驱虫。同时,对于棉花的灌溉,要注意避免积水,否则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那红薯呢?”皇上问道,他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红薯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高。红薯的种植方式多样,可以起垄种植,这样有利于排水和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在施肥方面,可使用草木灰,既能提供养分,又能预防病虫害。在灾荒之年,即便其他作物欠收,红薯也能有相当的产量。可以将红薯切片晒干,储存时间长,能作为百姓的应急粮食。而且红薯的藤蔓还能作为牲畜的饲料,可谓一举多得。陛下,我们在边关,去年大旱,其他作物都不行了,就红薯还能有收成,救了不少百姓的命呢。”叶城南解释道。

皇上微微点头:“看来这些作物确实值得推广。不过,叶爱卿,你之前提及的改革之事,加强天灾预警、完善救灾体系和整治官场腐败,具体如何实施?”

叶城南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关于天灾预警,臣建议在全国每州每郡设立专门的天文观测台和水文监测站。天文观测台可观测星象、云层变化,预测暴雨、干旱等天气。比如,当天空中出现特定的云层形状和颜色组合时,往往预示着暴雨即将来临。我曾与一位老学者探讨,他就告诉我,‘叶大人,那乌云如墨,底部泛白且翻滚如浪,此乃暴雨之兆啊。’而观测星象中某些星宿的亮度和位置变化,也能对长期的气候趋势有所了解。水文监测站则负责监测河流、湖泊的水位变化,提前知晓洪水或旱灾的可能。对于河流,要在不同地段设置水位标记,定期测量水位涨幅。有次我在河边,跟负责监测的小吏李正说,‘你可得仔细记录,这水位变化一丝一毫都不能漏。’对于湖泊,除了测量水位,还要关注湖水的水质变化,因为水质的异常可能与自然灾害相关。”

负责水利的官员周大人站出来说:“叶大人,建立这些观测站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从何而来?这可不是小数目,而且后续的维护费用也不容小觑。若从百姓赋税中抽取过多,恐怕会引起民怨。”

叶城南回答:“周大人,可招募民间对天文、水文有兴趣之人,朝廷给予一定报酬。这些人往往对天象和水情有独特的观察力,他们的热情和专业知识能为观测站提供有力支持。我在民间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年轻人叫赵星,他对我说,‘叶大人,我从小就爱看星星,我知道好多天象变化呢,我想为观测站出份力。’同时,各州郡可根据自身情况,调配部分劳力参与建设。比如,在农闲时节,组织农民参与一些基础的建设工作,朝廷可以适当减免这些农民的赋税作为补偿。至于物力,可从各地的赋税中拨出专款,用于购买材料。在材料采购上,要严格把关,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供应商。此外,还可以鼓励地方富户捐赠,对于捐赠者,朝廷给予表彰和一定的奖励,如荣誉称号或在商业经营上的一些优惠政策。我们可以对富户们说,‘您的捐赠是大善之举,朝廷和百姓都会铭记您的功德。’”

“那救灾体系呢?”皇上问道,他的眼神深邃而严肃。

“救灾体系需多层构建。”叶城南详细说道,“首先,在各郡县建立大型救灾仓库,储备粮食、棉衣、帐篷和药品等物资。仓库的选址要慎重,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止洪水浸泡和湿气损坏物资。我曾考察过一个地方的仓库选址,当地官员选了一处低洼地,我就对他说,‘孙大人,此处万万不可,若遇洪水,物资全毁。’在粮食储备方面,要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粮食的质量。棉衣要选用保暖性好、耐穿的材质制作,帐篷则要坚固耐用,能抵御风雨。药品的储备要涵盖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如治疗伤病的金疮药、治疗疫病的解毒药剂等。其次,设立专门的救灾队伍,平时进行救灾训练,灾时能迅速行动。救灾队伍的成员要经过严格选拔,包括身体素质、应变能力和救援技能等方面的考核。训练时,教习张师傅会对队员们说,‘你们要学会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救人,这是你们的使命。’他们要学习如何在洪水、地震、火灾等不同灾害场景下进行救援,掌握急救知识、搭建临时避难所等技能。再者,制定详细的救灾预案,明确各级官员在救灾中的职责,避免混乱。预案要包括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流程、人员疏散路线、物资调配方案等内容。我们可以模拟灾害场景,让官员们熟悉应对流程。”

上了年纪的言大人皱眉道:“叶大人,这些物资储备容易,但保管却是难题,若有官员贪污或管理不善,如何是好?而且救灾队伍的训练和维持也需要大量经费,这些钱从哪里来?”

叶城南看向他:“言大人,这便涉及到官场腐败的整治。在选拔管理救灾物资的官员时,要严格考核,选用清正廉洁之人。考核内容包括官员的过往政绩、品德评价、家庭背景调查等。我们在选拔时,可以询问当地百姓,‘这位大人为官如何?是否清正廉洁?’同时,加强监督,朝廷定期派人检查物资储备情况,检查人员要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对于贪污腐败者,严惩不贷,不仅要没收其非法所得,还要根据贪污的数量和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严厉的刑罚,如流放、斩首等。对于救灾队伍的经费,可以从朝廷的财政中专门拨款,同时也可以接受民间的慈善捐赠。在民间,可以设立专门的救灾基金,鼓励富户和商人捐款,基金的使用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我们可以对捐款者承诺,‘您的每一分钱都将用于救灾,账目清晰可查。’”

“那官场腐败整治的具体措施呢?”皇上追问,他的表情愈发凝重,深知官场腐败问题是国家的一大顽疾。

“陛下,臣以为,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不仅考核政绩,还要考察官员的品德、廉洁情况。政绩考核不能只看表面的数据,要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比如,在农业发展方面,不能只看粮食产量的数字,还要考察农民的收入、土地的肥力变化等。我曾对考核官员钱大人说,‘你不能只看数字漂亮,要看看百姓的日子是不是真好了。’在廉洁方面,要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要求官员定期向朝廷申报自己的财产来源和变动情况,如有异常,进行深入调查。其次,鼓励百姓举报腐败官员,对举报者给予重赏,并保护其安全。可以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如在各地设立举报信箱,由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举报信息。对于举报属实的情况,给予举报人丰厚的物质奖励,如黄金、土地或官职晋升(对于有才能的举报人)。同时,要确保举报人不会受到被举报官员的报复,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给予严厉惩处。再者,成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进行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监察机构的人员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专业的监察能力,他们有权调查官员的日常行为、政务处理情况和财务状况。监察官们在巡查时会对官员说,‘我们是奉朝廷之命,来查看您的政务是否清正廉洁。’”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些官员面露担忧,一些则点头赞同。声音交织在一起,在大殿中嗡嗡作响,仿佛是改革浪潮冲击着旧有观念的堤坝。

这时,一位与叶城南素有嫌隙的赵大人站出来:“陛下,叶大人此举看似美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这些改革会触动许多官员的利益,若强行推行,恐会引起官场动荡啊。而且,民间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也需要时间,万一百姓不配合,改革将寸步难行。”

太子慕容轩立刻反驳:“赵大人,若因害怕动荡而不改革,国家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天灾人祸不断,若不改变现状,如何对得起天下苍生?改革虽有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福祉。对于百姓的接受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和示范来解决。在推广新作物和改革措施时,先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让百姓看到实际的好处,自然会积极响应。我们可以对百姓说,‘大家看,这新作物能让你们吃饱穿暖,这些改革能保护你们。’”叶城南也坚定地说:“陛下,改革虽难,但势在必行。臣愿为改革全力以赴,若有任何差池,臣愿承担责任。臣相信,只要我们秉持公正,以百姓利益为先,改革定能成功。”

皇上沉默片刻,然后说道:“朕任命叶城南为改革特使,全面负责这些改革事项。太子,你协助叶爱卿,务必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朕给你们权力,但也需谨慎行事,莫要让国家陷入混乱。”

叶城南和太子慕容轩齐声谢恩:“臣、儿臣等定不辱使命!”

退朝后,叶城南和慕容轩开始商讨改革的具体步骤。阳光洒在宫廷的花园中,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也在为这即将展开的改革而期待。

“殿下,我们先从京城附近的郡县入手,建立示范观测站和救灾仓库,摸索经验。”叶城南说道,她看着花园中的花朵,思绪却已经飞向了改革的实践。

慕容轩点头:“好,我这就安排人手协助你。不过,那些反对的官员可能会从中作梗,我们得小心应对。他们可能会在物资采购、人员招募等各个环节设置障碍。”

“无妨,只要我们行得正,有陛下的支持,他们也不能怎样。”叶城南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如同那明亮的太阳,能驱散一切阴霾。

他们开始行动,在京城附近的一个郡县,叶城南带着工匠李石和学者王博选定了天文观测台的地址。这个地方位于县城郊外的一座小山丘上,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周围没有过多的遮挡物。

“这里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便于观测天象。而且山丘土质相对稳定,有利于观测台的建重。”王博指着周围的环境说道,他手中拿着测量工具,仔细地检查着地面的平整度。

叶城南吩咐工匠:“按照设计图纸,一定要保证观测台的稳固。这是关乎百姓安危的重要设施,不能有丝毫马虎。基石要用最坚固的石料,砌墙时要保证灰浆饱满。”

工匠们点头称是,开始忙碌地搬运石料和木材。第二天,他们就遇到了麻烦。运来的建筑材料有许多是次品,木材腐朽,砖石易碎。叶城南来到材料堆放处,眉头紧皱,心中涌起一股怒火。

叶城南找来负责材料采购的官员:“冯大人,这是怎么回事?你为何采购这些劣质材料?你可知这会对观测台的建设造成多大的影响?”

冯姓官员支支吾吾地说:“大人,我……我也是被骗了,商家说这些材料都是好的。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他眼神闪烁,不敢直视叶城南的目光。

叶城南冷笑:“你莫要狡辩,定是你收了贿赂。这些材料的质量如此之差,稍有经验的人都能看出来。现在马上重新采购材料,若再有差池,绝不轻饶。”

那冯姓官员吓得脸色苍白,连忙点头:“是,是,大人,我这就去办。”

同时,在筹备救灾仓库时,也有人在暗中捣乱。原本答应捐赠物资的一些富户,突然反悔。这些富户在京城也有一定的势力,其中一位富户是张老爷。他们的反悔让救灾仓库的物资储备陷入了困境。

太子慕容轩找到张老爷:“张老爷,你之前答应得好好的,为何现在反悔?你可知这救灾仓库是为了在灾难来临时救助百姓,是积德行善之事。”

张老爷满脸无奈:“殿下,有人威胁我,说如果我捐赠物资,就会让我家破人亡。我也是没办法啊。”他眼中露出恐惧的神色,身体微微颤抖。

慕容轩皱眉:“你不用怕,有本殿在,没人能威胁你。你如实告诉我,是谁威胁你?”他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一切阴谋。

张老爷犹豫了一下,小声说:“是……是张大人,他派人来跟我说,如果我敢捐赠,就找我麻烦。”

慕容轩怒目圆睁:“又是他!他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是一些反对改革的官员在背后指使。

这些官员勾结京城的一些地痞流氓,其中一个地痞头目叫刘二麻子。他们收受了钱财,来给改革制造麻烦。

叶城南和慕容轩决定采取强硬措施,将这些官员的恶行上报皇帝。皇上大怒,下令严惩那些背后指使的官员,以儆效尤。那些参与威胁富户的官员被革职查办,地痞流氓也都被关进了大牢。

在重重困难下,京城附近郡县的示范观测站和救灾仓库终于建成。

观测台高耸在山丘上,宛如一座希望的灯塔。守台的士兵陈风每日认真观测记录,不敢有丝毫懈怠。

救灾仓库里堆满了粮食、棉衣、帐篷和药品等物资,摆放得井井有条,负责看守仓库的李勇时常检查物资情况。叶城南和慕容轩以此为样本,向全国推广。

在推广过程中,叶城南四处奔波,向各地官员讲解改革的意义和方法。她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都认真地与当地官员交流。

在南方一个郡县,叶城南对当地官员说:“各位大人,这天灾预警和救灾体系关乎百姓生死,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你们看这观测站的运作方式,要安排专人负责观测,每天定时记录数据。这些数据要妥善保存,定期上报朝廷。同时,要与周边郡县的观测站保持联系,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沟通。”当地官员中有一位年轻的主簿叫林宇,他对新事物接受较快,积极回应叶城南的安排。

当地官员王县令有些不情愿地说:“叶大人,我们这里一直都很太平,从未发生过大的天灾,这些设施是不是有些多余?而且建设和维护都需要花费大量钱财,我们地方财政压力很大啊。”

叶城南严肃地说:“王大人,此言差矣。天灾无情,不会因为我们的忽视就不降临。一旦灾难来临,没有这些设施和准备,百姓将遭受灭顶之灾。这是朝廷的命令,也是为百姓谋福祉,容不得半点懈怠。我们为官者,当以百姓安危为重。”

另一位官员也附和道:“叶大人,我们地方上也有自己的难处啊,这钱从哪里来呢?”

叶城南回答:“可以从地方赋税中适当调配,也可鼓励当地富户捐赠,还能组织百姓在农闲时参与建设以抵赋税。这不是为了为难大家,而是为了整个郡县的长治久安。若因一时之难而放弃,他日灾难来临,悔之晚矣。”

官员们虽仍有怨言,但也不敢再多说。叶城南又道:“我知道改革不易,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会向朝廷争取一些支持,大家也要齐心协力。”

在北方,太子慕容轩带领士兵协助建立救灾仓库。北方的气候寒冷,建设工作更加艰难。士兵们不畏严寒,努力工作。

太子慕容轩对士兵们喊道:“兄弟们,我们现在辛苦一些,这仓库建成了,能救无数百姓的命。大家加把劲!”

一个士兵搓搓手说:“殿下,这天可真冷啊,不过咱们这活干得有意义。”这士兵是张铁牛。

“是啊,殿下,就是这材料有些冻手。”另一个士兵笑着说,他是王大力。

太子慕容轩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辛苦大家了,等仓库建好,我请大家喝热酒。不过这材料可得放好,别被雪水浸湿了。”

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地方的效果开始显现。在一次暴雨来临前,一个郡县的天文观测台准确预测,当地官员及时组织百姓转移,避免了重大损失。

百姓们在雨中匆忙地收拾物品,向安全的地方转移,虽然狼狈,但性命无忧。一位老人对官员说:“多亏了朝廷建了这观测台啊,不然咱这把老骨头可就没了。”这位老人是赵大爷。

官员感慨道:“是啊,这都得感谢叶大人的改革。”

但改革之路依然崎岖,官场腐败问题远比想象中严重。在清查一些地方官员账目时,发现大量贪污挪用救灾物资款项的情况。这些官员手段多样,有的在账目上做手脚,有的与供应商勾结,虚报价格。

叶城南带着证据找到涉事官员:“张大人,你身为朝廷命官,竟敢贪污救灾物资款项,可知这是百姓的救命钱?在灾荒之年,这些物资能拯救无数生命,你却为了一己私利,将其据为己有,你的良心何在?”

那官员吓得跪地求饶:“大人,我知错了,我是被猪油蒙了心,求大人饶命。我也是一时糊涂,家中开销太大,才出此下策。”他满脸涕泪,试图博得同情。

叶城南怒斥道:“你休要狡辩!家中开销大是理由吗?多少百姓正因缺这些物资而受苦,你却在这里中饱私囊。你可知这是大罪?”

那官员磕头如捣蒜:“大人,我再也不敢了,我愿意把贪污的钱都还回来。”

叶城南冷笑道:“现在后悔已经晚了,你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为你的罪行负责。你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更是破坏了朝廷的改革大计。若人人都像你这样,国家如何发展?百姓如何生存?”

在处理这些腐败官员的同时,叶城南也在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她向皇帝建议修改官员俸禄制度,提高官员合法收入,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叶城南在朝堂上向皇上进谏:“陛下,官员俸禄过低,容易导致他们为了生计而走上贪污之路。我们可以适当提高俸禄,让他们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同时,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为官之道在于为百姓服务,而不是谋取私利。”

皇上点头道:“叶爱卿所言有理,可具体如何实施呢?”

叶城南回答:“陛下,可根据官员品级和职责重新制定俸禄标准,让俸禄与官员的付出和责任相匹配。对于思想教育,可定期举办官员讲学,邀请德高望重的学者为官员授课,讲解廉洁奉公的重要性和为官的使命。还可在各地设立廉政宣传栏,展示廉洁官员的事迹和贪污官员的下场,时刻警醒官员。”

皇上同意了她的建议,在全国推行新的俸禄制度和官员廉政教育。新的俸禄制度根据官员的品级和职责合理调整了薪资水平,同时还增加了一些福利,如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补贴等。

在廉政教育方面,朝廷组织官员学习经典的治国理政思想,邀请品德高尚的学者宋夫子为官员讲学,讲述廉洁奉公的重要性。

在一次廉政讲学中,宋夫子对官员们说:“为官者,当如清水,廉洁自律,心系百姓。若被贪欲蒙蔽,终将身败名裂。”

官员们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不以为意。一位年轻官员问:“先生,可这世间诱惑太多,如何能坚守本心呢?”

宋夫子微笑道:“心正则行正,常思百姓之苦,以民为本,自然能抵御诱惑。”

在一系列的努力下,改革逐渐走上正轨,天灾预警更加准确,救灾体系日益完善,官场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但叶城南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的挑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比如如何让改革更加深入民间,如何应对新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确保改革的成果能够长期维持下去。

叶城南和慕容轩又来到民间考察,他们看到百姓们对新作物的种植还有些疑惑。一位农妇李婶对叶城南说:“叶大人,这红薯种起来是不难,可我们不知道咋卖出去换钱啊?”

叶城南耐心地回答:“李婶,我们正在和各地的商家联系,以后会有专门的收购渠道,你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而且朝廷也会在一些地方设立集市,方便大家交易。”

慕容轩也说道:“我们还会安排人来教大家一些保存和加工的方法,让这些作物能卖更好的价钱。”

在新的问题面前,他们又开始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为了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继续努力前行,无论是面对民间的实际困难,还是可能出现的官场新问题,他们都毫不退缩,因为他们心中装着的是整个国家和万千百姓的未来。

叶城南和慕容轩一边继续深入民间,一边着手完善改革后续事宜。他们与各地商会积极沟通,为农产品寻找稳定的销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一位精明能干的商人钱富贵。

钱富贵对他们说道:“大人、殿下,这红薯若要卖得好,得打造出特色。我们可以把红薯加工成粉条、薯片之类的商品,这样利润更高,也能让更多百姓受益。”

叶城南和慕容轩觉得此法甚妙,便鼓励百姓发展红薯加工业。朝廷也给予了一些政策支持,比如降低加工设备的购置赋税、组织有经验的匠人传授加工技术等。

同时,为了确保改革深入民间,叶城南组织了一批宣传队,深入各个村落。宣传队里有一位能说会道的书生叫苏文,他向村民们讲解新作物和新政策的好处:“各位乡亲,这些新作物不仅能让咱们吃饱,更能让咱们的口袋鼓起来。朝廷建立的预警和救灾体系,那是给咱们的保命符啊!”村民们听后,对改革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在应对新出现的官场问题上,监察机构加大了巡查力度。监察官赵刚在巡查中发现,有些地方官员虽然不再贪污腐败,但却出现了懒政现象,对民间发展新作物加工等事务不闻不问。

赵刚将情况汇报给叶城南后,叶城南决定建立官员绩效评估的详细标准。对于积极推动改革、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给予更多奖励,包括晋升、荣誉称号和特殊津贴等;对于懒政官员,则进行严厉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若仍无改观,则予以降职或撤职处理。

在确保改革成果长期维持方面,朝廷建立了专门的改革监督委员会,成员包括朝中正直的大臣、各地有名望的乡绅和百姓代表。他们定期检查改革的各项成果,从天文观测台的运行、救灾物资的储备管理,到新作物的种植推广和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有一次,监督委员会成员、乡绅陈老爷在检查一个郡县的救灾物资仓库时,发现防潮措施有些许漏洞。

他立刻向当地官员指出:“大人,这防潮若不做好,万一发水或者天气潮湿,这些物资就毁了,百姓可就遭殃了,切不可大意啊!”当地官员赶忙整改。

随着时间推移,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新作物在全国广泛种植且加工产业兴旺,百姓收入大幅增加;天灾预警和救灾体系愈发成熟,多次成功应对自然灾害,百姓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护;官场清正廉洁且积极作为之风盛行。

叶城南和慕容轩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但他们也深知不能满足于现状。叶城南对慕容轩说:“殿下,改革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还需时刻关注国家和百姓的需求,持续改进。”

慕容轩点头称是:“没错,我们要为这盛世的长久延续而不懈努力。”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被拉长,映照出他们坚定向前的决心,继续为国家和百姓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在后续的日子里,叶城南和慕容轩继续在改革之路上深耕。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教育领域,深知唯有开启民智,才能让改革的成果更加稳固。

叶城南向皇上进言:“陛下,如今改革虽有成效,但百姓知识有限,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运用仍有不足。若能在各地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国家必将更加强盛。”皇上深以为然,下旨令各地筹备办学事宜。

于是,叶城南和慕容轩着手制定教育计划。在城镇,他们规划建立大型学堂,聘请学识渊博的先生任教。这些学堂除了教授传统的经史子集,还增添了农业、天文、水利等实用知识课程。

在乡村,则设立小型私塾,让孩子们能就近入学。同时,朝廷出资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和学习阶段的教材。

办学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资金短缺是一大难题,虽然朝廷拨付了部分款项,但仍有很大缺口。一些富户担心教育普及会影响自身利益,不愿捐款。

叶城南和慕容轩只好四处奔走,劝说富户。期间叶城南也用戒指空间搬空了拒绝与朝廷合作的商贾收藏在暗的财帛和粮食,再以皇上的名义将粮食、银钱分给那些老所无依的老人或那些乞讨乞丐手里。

他们向富户们阐述教育对国家和家族的长远好处:“若人人皆有学识,国家繁荣,商业亦会更加昌盛,各位的家族也能长久受益。”

师资力量也是问题,有学问的人大多集中在京城和少数大城市。叶城南便想出了培养本地师资的办法,在各地选拔有一定基础的年轻人,送到京城培训后再返回任教。

随着学校逐渐建立起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城乡响起。一位名叫虎娃的孩子对父亲说:“爹,我在学堂学到了好多有趣的东西,知道了怎么种出更好的庄稼。”父亲欣慰地笑了。

在农业改革方面,叶城南和慕容轩继续探索。他们发现了新的灌溉工具和农具,能进一步提高劳作效率。这些新工具在一些郡县试验后,效果显着。但推广时,有些老农习惯了旧的农具,不愿改变。叶城南便亲自下田,向老农们演示新工具的用法和好处。

在商业领域,朝廷出台了新的政策,鼓励商人拓展海外贸易。商人钱富贵积极响应,组织船队出海。他们带回了异国的特产和新的农作物品种,丰富了国内的市场。同时,朝廷加强了对商业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奸商。

官场改革也在持续深化。官员绩效评估标准不断完善,不仅考察政绩和廉洁,还包括对地方教育、商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监察机构与民间监督力量紧密配合,让官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次宫廷宴会上,皇上看着满朝大臣和国家的繁荣景象,对叶城南和慕容轩说:“两位爱卿之功,朕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国家能有今日之盛,全赖你们。”叶城南和慕容轩跪地谢恩:“陛下圣明,此乃陛下之功,臣等只是尽绵薄之力。”

叶城南和慕容轩深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但他们怀揣着对国家和百姓的热爱,继续前行,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奋进,让改革的光辉照耀每一个角落,让国家永远昌盛,百姓永远安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九重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快穿] 都市偷心龙爪手 十日终焉 艳海风波 渔港春夜 都市花语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洛公子 末世降临:18楼全员恶人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情陷港城 天龙风流之替身段誉 少年大宝 神兽御灵师 笑傲江湖之美人的天下 风流推销员 天才医生 
经典收藏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四合院:我有灵泉空间和小酒馆 四合院开局激活任务系统 四合院:系统逼迫下和众禽兽恶斗 一人之下:十岁悟仙法震惊老天师 四合院:开国将军女婿幸福生活 柯南,开局杀了天皇 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 爹爹开门,我带剧本来救全家了 神话:仙武大唐 从砖拍易中海开始调教四合院 诸天万界之从零开始只会抢 四合院,人小鬼大谁见谁怕! 疯了!你让三军围攻寺庙抢和尚? 女扮男装,在男频科举文中当名臣 不良人之唯我独尊 绝世唐门之裂爪撕天 抗日之血仍未冷 
最近更新我在修仙界混积分 流放怀孕父不详,边关深山盖大房 贝凯一行人的漫游之旅! 草莓味的青春期 捡个破盆能聚宝 盗墓:百岁老人也有春天 契约到期后我甩了负心汉 末法我混成了茅山老祖 重生七零全能女强人 将军嫡女勇闯娱乐圈,众人皆被秒 卷入异世界的少女 和渣夫离婚转头带娃嫁给京圈太子 快穿:美人宿主要爱情事业两手抓 向哨:SSS疯狂小向导 开局杀穿众鬼,吾为异界邪源! 愉王殿下,对臣也这般虚伪么 救命!刚重生就和死对头纵情疯狂 闺蜜齐穿,一起整治恶婆婆 罪案拼图:看不见的真相 你选白月光,我离开你哭什么 
重生之凰途锦绣 散修二七0五 - 重生之凰途锦绣txt下载 - 重生之凰途锦绣最新章节 - 重生之凰途锦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