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首页 >> 华夏真相集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斗破:从签到异火开始 玄幻:成为瞎子,我游历江湖 李家村职业修仙学院 玄幻:投资反馈,我成反派护道者 双修魔尊,我以阴阳证帝位 御兽从零分开始 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半截入土:却给我曹贼系统? 玄幻:开局签到燕云十八骑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十七集 涤尽烟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童谣响起:豆入牛口,势不得久。

三个人呈丁字形走马灯般厮杀,大战三十余合。窦建德虽勇,无奈受伤在先,兀自血流不止,因不能战,长叹一声,只得弃枪下马,归为人虏。

原来早在此战之前,便有童谣传唱于虎牢关前,道是:“豆入牛口,势不得久。”窦建德故闻牛口渚之名,便生厌恶,感觉不祥,于是终在此地遭擒,便应其谶。

窦建德被俘,押送唐营,来见秦王。

李世民责备窦建德道:我征篡国之贼王世充,关你何事?你竟越界而来,犯我军锐!

窦建德叹息道:惟恐我今日不来,异日亦须有劳殿下远取也。

秦王闻之,转怒为笑,待以客礼。于是大起三军,兵发洛阳,来战王世充。

王世充此时保守东都洛阳,按照当时唐郑军事对比,郑虽稍弱,但胜在本土作战,又采守势,原本应与当年迎战魏王李密一般,惨烈交锋,拉锯而争。不料才一开战,王世充局面就迅速恶化,郑国各地守将竟然纷纷不战而降。

先是张公瑾降,又邓州降,又田瓒以所辖二十五州降,又时德睿以所辖七州降,又大将张镇周降,又郭庆以管州降,又魏陆以荥阳降,又王要汉以汴州降。

三个月时间,洛阳周围郡县全部落入李世民手中,洛阳便成一座孤城。

眼看局势不利,王世充亲向李世民求和,在洛阳城外隔洛水谈判,但最终和谈破裂。

李世民遂遣各路将士进攻未降州县,皆是一打即胜,或望风归降。王君廓奉命攻克頧辕县,一直向东攻到管城,河南各州县纷纷降附。王世充大失人心,于此显露无遗。

武德四年三月,李世民在虎牢关生擒窦建德,派长孙安世进城陈说利害,王世充惊慌不知所为,欲突围南逃襄阳,诸将都不应声。

王世充这才知道何谓军心已散,只得于五月十一日统领文武官员出城,到李世民军营门前请降。于是李世民引军入城,没收王世充库存财物,颁发赏赐官兵。

犒赏三军已毕,于是清算王世充同党之罪。

因黄门侍郎薛德音常为王世充撰写文书,其中用辞对唐室多有不敬,因命杀之。

复命拘捕王世充手下诸将段达、杨汪、单雄信、阳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朱粲等十余人,一一叙论罪行,都命绑赴洛水小洲上斩首示众。

李世积念在单雄信同乡,且共同举义,便向秦王求情,希望可免单雄信一死。

李世民却道:昔日瓦岗山上,聚义者多为英雄好汉。惟单雄信与翟让共同聚义,然翟让遭李密诛杀之时,其第一个跪地求饶,归顺李密,是对翟让不忠。其后李密兵败洛口,只有王伯当始终相随,单雄信与邴元真皆举其所守城池以降,是对李密不义。王世充以女嫁之,当洛阳罹难,其却忍见岳父兵败而不顾,是对王世充不孝。公受迫于窦建德之时,彼为昔日故友,袖手旁观,是对公不礼。似此不忠不义,不孝不礼之徒,留于世间何用!

李世积无言以对,只得来至刑场,泣谓单雄信道:小弟无能,不能救兄出于危难。

单雄信回顾自己一生,良心发现,摇头叹道:生死荣衰,并非上天注定,凡事皆人力所为也。贤兄不必自愧,当唐兵出关之时,我已知自己必定会死。

李世积:弟今为唐臣,忠义难以两全。贤兄自放心去,家中老小,弟必代为照顾。

言罢,就肋下拔出解手刀来,挽起前襟,撩开裤腿,割下自己股上一块肉,鲜血淋漓,递到单雄信口边:你我兄弟,乃生死之交;弟今上要忠于秦王,下须扶养兄之母妻,便以此肉,随兄同死!

单雄信张口吞下,热泪长流:单某平生枉说兄弟恩义,今日方知何为兄弟恩义也!

李世积大哭而出,单雄信慷慨赴死。

历史真相:就后世各类评话演义所载,或者坊间野闻传说,隋末诸路英雄好汉,迭经艺术加工,大多倒与其本来面目颇相符合,惟独赤发灵官单雄信,形象几经变化,已是面目全非,且忠奸易位,终至说不清楚。据正史《旧唐书》所载,只说单雄信是一员骁将而已;段成式《酉阳杂俎》便将其骁勇具象,说单雄信伐枣树以为枪杆,连枪头并重达七十斤,称为寒骨白。南宋孟元老作《东京梦华录》,又把单雄信尊为神灵,说民众曾为其立庙祭祀。元杂剧中有尚仲贤《尉迟恭单鞭夺槊》一折,单写“单雄信逞大胆心怀奸诈”。至明代《大唐秦王词话》中,单雄信中王世充美人计,被迫做其驸马;然后诈病回金墉,将李密家眷赚至洛阳,胁迫瓦岗众将投降王世充;事后却又阻止王世充给众瓦岗兄弟加赠官职,使以半俸闲住,长随军营。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单雄信又跪地求饶。则不信不义、妒贤嫉能、贪财好色跃然纸上,形象被极度丑化。晚明时期,袁于令作《隋史遗文》,复将单雄信形象扭转,并首次点明(或说捏造)单雄信绿林首领身份,为人侠义,扶危救弱。清代《说唐全传》及《隋唐演义》出笼,且迅速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单雄信形象秉承《隋史遗文》,始终身为绿林豪杰,本色不改,劫富济贫,豪侠仗义,最终宁死不屈。

李世民终取洛阳,于是班师回到长安,擒王世充、窦建德、孟海公、朱粲以献。

李渊历数王世充罪行,王世充答道:依我罪过,实是死有余辜,但秦王曾许不杀。

李渊闻此,便命将其释放,与兄王世伟、子王玄应、及妻子流放蜀地。

解吏未至,王世充暂时被关押雍州狱中。这一日,忽有数名唐官来至,声称大唐天子有旨。王世充急忙出应,刚要叩拜接旨,便被乱刀齐下,就此了帐。

狱卒大惊,仔细看时,见来者却是定州刺史独孤修德。

原来独孤修德之父独孤机,原是王世充部下,武德二年正月企图降唐,被王世充所杀。因此独孤修德今日矫诏诛杀王世充,是为父亲报仇,不言而喻。

狱卒只得眼看独孤修德率领随从离去,此后不敢隐瞒,急忙呈报上司,复又报入朝廷。经过廷议,认为独孤修德虽有矫诏之罪,但身为刺史大员,且子报父仇,有情可原。

唐高祖闻其廷议,也便佯作不知。

驿吏将王世充草草埋葬,其子王玄应及兄王世伟等人被押解上路。数人在流放途中阴谋叛乱,皆被斩杀。

王世充自从篡夺皇泰主帝位,坐拥中原以至淮海,三分天下居其一,但因人心大丧,共在位三年,旋即灭亡,此一路反王就此消失。

虎牢及成皋一战,窦建德因刚愎自用大败,自身成擒,其所带人马便即全都逃散。惟有曹妃与左仆射齐善行率领随从数百,逃回洺州。

余部诸臣欲立窦建德养子为主,齐善行说道:夏王平定河北,兵强马壮,与唐、郑二王鼎立三分,威震天下。然一战成擒,部下星离,岂非天命注定,劫数难逃乎?不如举国降唐,以保众臣之命,且使河北百姓免受兵灾。

众臣听罢,便即无言。曹妃无甚主见,见众人无辞,遂采纳齐善行之议。乃将库存财物全部分发士卒,任其各自离散。

齐善行乃与右仆射裴矩、行台曹旦及窦建德众妻诸子,带领夏国官员属吏,并夏国土地薄册,交出夏朝八枚玺印,举国向唐朝投降。

是年七月,唐高祖见天下将定,再留窦建德无用,遂命将其斩首,时年四十九岁。窦建德自从起事到其灭亡,共计六年。

隋末十八家反王之河北巨擘窦建德一路,至此亦作烟销云散。

徐圆朗因是主动再次降唐,唐高祖不计前嫌,仍封其为兖州总管、鲁郡公,就地任职,免予押送长安。孟海公因是拒战被擒,因此命与窦建德同时处死。

孟海公死后,从弟孟啖鬼占据曹州,推举孟海公之子孟义为首,在曹、戴二州起兵反唐,并联络郓州蒋善合,欲请一同发难。

然而蒋善合决心降唐,反命亲信伏杀孟啖鬼。孟海公余部,至此完全被唐朝平定。

唐高祖令将窦建德斩首,又征其旧将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王小胡等人来朝。范愿等人既愤窦建德被杀,又见王世充部将不能保全,于是决定起兵反唐。

却又担心不能成功,于是便问卜者。卦象既成,卜者说须奉刘氏为主,方能成事。

诸将寻思一圈,就去找窦建德旧将刘雅,说愿拥其为主。但刘雅认为天下已平,不愿冒险起事。范愿等怒斥刘雅不义,竟怒杀刘雅,然后逃跑。

又至漳南找到刘黑闼,陈说因由。

当窦建德被唐军所败,夏政权灭亡之际,刘黑闼未曾参与虎牢之役,因躲藏在漳南县老家,耕种蔬菜自给,闭门不出。

刘黑闼见范愿等人愿奉自己为主,大喜从之。当下杀牛会众,招得百十号人,就而袭破漳南县城起事。又击败贝州刺史戴元详、魏州刺史权威,收其武器,及余众二千余人。

七月十九日,刘黑闼在贝州漳南设坛,祭奠故主夏王窦建德,奉其灵位为主,自称大将军,正式起兵反唐。窦建德故将旧吏闻知,纷纷杀死唐朝官吏,响应起义。

刘黑闼起兵,先攻陷历亭,唐屯卫将军王行敏战死。深州人崔元逊杀其刺史裴曦,叛附刘黑闼;兖州总管徐圆朗也起兵响应。

淮安王李神通及幽州总管罗艺联军来伐,亦被刘黑闼战败,叛军一时兵锋无二。

刘黑闼乘胜而进,继而攻陷瀛州、定州、杞州、冀州,杀其总管守吏。更在宋州击败左武候将军李世积,生擒薛万均兄弟,由此兵势大盛。

唐高祖大为震惊,派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前往征讨。

刘黑闼兵锋不减,三天之内又接连攻陷邢州、魏州、莘州,杀魏州总管潘道毅。于是仅用半年,便全部恢复窦建德原先地盘。

名将李世积、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皆都败于刘黑闼,于是唐廷震动,诸将皆惧。

武德五年正月,刘黑闼在相州自称汉东王,年号天造,任命范愿为左仆射,董康买为兵部尚书,高雅贤为右将军。窦夏政权文武官员全部恢复原职,定都洺州。

秦王李世民率军讨伐,军队驻扎卫州,多次挫败刘黑闼叛军。幽州总管罗艺率数万大军南下,欲与秦王李世民会合进击。

刘黑闼闻讯大惊,即命范愿率万人留守洛州,亲带大军北上,阻挡罗艺。

李世民闻报刘黑闼离城北上,遂命部将程名振至洺州城西大堤,用战鼓六十具疾擂,洛州全城震动。范愿大惧,急派人去禀告汉东王。

刘黑闼恐洛州有失,只得撤兵还救,使弟刘十善与行台张君立带兵一万,抵挡罗艺。

罗艺率幽州军前至鼓城,与刘十善战于徐河(今河北徐水)。

刘十善哪里是罗艺对手?且又以寡敌众,故而一战即败,损失八千余人,只引不足二千残部奔回。罗艺乘胜大进,接连攻取定、乐、廉、赵四州,俘获汉东王尚书刘希道。

刘黑闼不敢与罗艺正面相敌,于是只得放弃相州,撤到列人营设防守卫。因闻部将李去惑将洺水县城(今河北曲周西)献降唐军,由是大怒,便率主力大军来攻。

当时洺水守将,乃是唐朝大将王君廓。因接受李去惑献降,率五百骑兵入城镇守。

刘黑闼率军来至,命于城东北筑两个甬道,以抵挡城上矢石,猛烈进攻。李世民率军三次增援,都被刘黑闼挡住,无法靠近。

李世积道:若刘黑闼将甬道修至城下,此城必然守之不住,必使猛将往救。

李世民便问众将:谁愿前去代替王君廓守城?

罗士信挺身而出:末将愿突围进城,替彭国公出来。

李世民赞道:也只有将军,方是刘黑闼对手。

于是便命罗士信前往。又命传令兵登上洺水城西南高坡,以旗语招引王君廓出城。

王君廓看懂旗语,遂率军力战突围而出;罗士信趁机透营而进,率二百人入城,接替王君廓以守。此时天降大雪,刘黑闼昼夜攻城,又命在雪中埋伏铁蒺藜,使唐军无法增援。

八日之后,洺水城破,罗士信独杀百余叛将,最终力尽被俘。

刘黑闼喜其勇猛,亲自招降,罗士信宁死不屈,并破口大骂。刘黑闼大怒,终命将罗士信斩杀,年仅二十三岁。

数日后大雪初停,李世民闻报罗士信首级悬于城门,非常悲伤。于是亲自修书,遣使持书并携重金入城,赎其遗体及首级以归,缝合安葬,赐谥号为勇。

历史演绎:在《隋史遗文》及《隋唐演义》中,罗士信事迹尚能与正史吻合,只增其与秦琼结义,后保护秦母反出山东情节。《说唐》中虚构罗成,就是以罗士信为原型。而在《大唐秦王词话》中,便说罗成字士信,将二人合而为一。在民间评书中,罗士信乃是隋唐第一猛,号今世孟贲,有一双飞毛腿,天生神力,又水性过人。曾力撼双牛,两战来护儿,活捉魏文通,生擒伍天锡。又大战李元霸,杀死仇成,后攻江都时掉进陷阱,被乱箭射死。

李世民既葬罗士信,便依洺水列阵,欲寻刘黑闼决战。先分遣突袭部队,截断敌军运粮通道,然后进逼刘黑闼左仆射高雅贤大营。

高雅贤当日在营中大醉,闻报唐军已至营外,不由大怒,遂乘醉单骑出战。

李世民见来将在马上东倒西歪,不由好笑,遂使裨将潘毛出战。潘毛纵马而出,只用五个回合,便将此窦建德昔日麾下名将一刀斩于马下。

高雅贤部军由是四散,逃归东汉王大营。李世民便命潘毛为先锋,往攻刘黑闼军营。

汉东王出营列阵,闻败回军士报说来将斩杀高雅贤,不由大怒,便欲亲自出马,为左仆射报仇。身后偏将王小胡叫道:杀鸡何用宰牛刀?待末将出马,与他大战三百回合!

由是纵骑上前,两马相交,只一个回合,便生擒潘毛以归。

刘黑闼见而大奇,说道:便是这个毛虫,杀我左仆射耶!

便命将其斩首,亲引军来迎李世民主力。李世民闻说前军已败,潘毛被斩,遂引军而回,不与刘黑闼正面交战。

三日过后,刘黑闼粮尽,急于决战,便使人渡过洺水,至唐营索战。

李世民却坚守壁垒不应,并命尉迟恭率军堵住洺水上游,嘱道:来日等刘黑闼过河,全军半渡时挖开堤坝,放水淹之。

尉迟恭领命,引军而去。

刘黑闼见唐军不出,果然忍耐不住,乃率步骑两万,渡过洺水来战。因见水浅不过没膝,遂令不必搭桥,皆都涉水以渡。

尉迟恭闻听下游人喊马嘶,一声令下,命众军掘开大坝。洪水吼声如雷,直奔而下。

汉东军皆都身穿重铠涉水,不及脱下,由是随波逐流,或溺于河底,或顺水而下。李世民便命众军立于岸上,轮番向河中射箭,一时矢集如雨。汉东军皆成标靶,由是溃不成军,被射死一万余人,复被淹死数千。

刘黑闼大败,只带千余名未及下河军士远遁,逃往突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按下刘黑闼兵败,复说徐圆朗一路。

当时唐将盛彦师正被囚禁徐圆朗军中,趁徐圆朗起兵响应刘黑闼反唐,便率部众冒死逃回长安。唐高祖赞其忠义,任命为宋州总管,使齐州总管王薄为副,引齐州兵马围攻须昌(今山东东平)。盛彦师到至齐州,命王薄向谭州(今山东章丘)征调兵粮。

潭州刺史李义满素与王薄不和,闭仓不给。

盛彦师攻克须昌,还兵时便诱捕李义满,置于齐州监狱中。唐高祖闻报,诏令释之,但使者未至,李义满已经死于狱中。

王薄告辞盛彦师还归齐州,路过谭州,被李义满之侄李武意伏兵杀死。

王薄在隋末大起义中率先起兵发难,乃为十八家反王之首,今竟死于无名小辈李武意之手,于是京师震动。李渊大怒,因李武意逃走,竟由此迁怒盛彦师,判成死罪。

一员名将,就此落幕。

徐圆朗屯兵兖州,闻知刘黑闼被秦王李世民击败,由是恐惧异常,不知做何行止。

谋士刘复礼献计:今有前隋南海郡太守刘权之子刘世彻,向有豪侠之名,故魏公李密及郑帝王世充皆忌其名。将军若忧难敌秦王李世民,则何不与其合兵,并推其为首?

徐圆朗从之,遂派刘复礼到浚仪(今河南开封)迎接刘世彻。

刘复礼去后,有部将警告徐圆朗道:刘世彻乃当世枭雄,非为甘于人下者。当年瓦岗军渠首翟让禅位李密,反被其杀害,前车之鉴,将军忘之耶?

徐圆朗闻而大悟,于是便即反悔。

其后未几,刘世彻率数千部众来至,徐圆朗拒绝出城迎接,反召刘世彻入见,夺其兵权,命为司马。复命刘世彻劝说谯、杞二州守将,归降自己。

刘世彻并不计较,奉命而去,凡经其所到之处,各州县无不降服。

徐圆朗闻此,非但不喜,反而更担心自己权位受到威胁,遂待刘世彻回兖州复命之时,立即下令杀死。刘世彻无辜被诛,天下英雄心寒齿冷,徐圆朗人心尽丧。

高祖李渊闻说徐圆朗所作所为,大为愤怒,立派李世民率军击之。

秦王领命,于是回到黎阳,统帅大军直奔济阴(今山东荷泽),来寻徐圆朗决战。

便在此时,却忽闻探马来报:刘黑闼借得突厥兵来,侵犯山东!

秦王惊问:速道其详!

探马:刘黑闼自前番兵败洺水,乃率残部北逃,欲往突厥借兵,回来报仇。及至定州,便有旧部曹湛、董康买前曾逃亡鲜虞,复招集万余人马来投。刘黑闼大喜,遂又向突厥借骑兵五千,杀回河北。因一举攻陷瀛州,杀瀛州刺史马匡武;东盐州(今河北黄骅)太守马君德闻之,乃举东盐州以降。刘黑闼由是复聚三万兵马,声威大振。徐圆朗信心复起,乃遣使往东盐州联络刘黑闼,请其兵发山东,以救兖州之困。详情如此,请殿下定夺。

李世民闻之,急命再探,然后遣使往长安告急。

唐高祖闻报降诏:命淮阳郡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原国公史万宝为副,引五万军出离关中,往河北联合齐王李元吉,联手讨伐刘黑闼,接应秦王李世民。

武德五年十月初五日,刘黑闼军进攻鄃县,杀贝州刺史许善护。观州刺史刘君会于是背叛唐朝,举观州全城投靠刘黑闼。

十数日后,李道玄引军来到河北,与刘黑闼交锋于下博(今深县东南),未料一战而败,李道玄阵亡,史万宝侥幸轻装骑马逃回。

洺州总管庐江王李瑗闻报大骇,竟然弃城西走,相州以北州县相继归附刘黑闼。由是只用十日,刘黑闼全部收复原有城镇,更攻陷沧州,复在洺州建都。

唐高祖闻而大惊,急命太子李建成挂帅,前往代替齐王李元吉领兵,再与刘黑闼对决。更命秦王李世民牵制住徐圆朗,不可使其与刘黑闼合兵一处。

刘黑闼闻说唐朝增兵,遂引军攻陷恒州,诛杀刺史王公政,与李建成军相峙于昌乐。

李建成督兵进讨,取得节节胜利,并大败刘黑闼于馆陶。

刘黑闼率部向北逃到毛州,背靠永济渠列阵。建成、元吉联合千余骑兵,经番猛烈冲刺搏杀,刘黑闼军被杀落水死者数千,再次败逃,李建成命骑将刘弘基追击。

武德六年正月初五,刘黑闼逃到饶阳,回顾仅余一百余骑,且都狼狈不堪。

众军正饥肠辘辘之间,饶州刺史诸葛德威出城大礼迎接,哭请进城,说已备盛宴以待。刘黑闼才进城门,伏兵四起,便被诸葛德威拘捕,送到李建成营中。

二月,李建成在洺州将刘黑闼及其弟刘十善一并斩首。

徐圆朗当时刚刚攻克泗州二十日,闻得刘黑闼死讯,弃城而逃,途中却为村民所杀。

刘黑闼乃徐圆朗两路反王,就此灰飞烟灭,退出历史舞台。

山东及河北之地,由此全部平定,皆归大唐。

镜头转换,按下河北,复说山西。

武德五年,突厥颉利可汗为助刘黑闼,发十五万骑进入雁门关,分兵攻打并州、原州。

高祖李渊闻警而动,急分兵派将:命左武卫将军段德操绕道夏州截断突厥归路,云州总管郭子和赶赴云中突袭颉利;同时命太子李建成兵出幽州道,秦王李世民从秦州道出击。

四路军马发出未久,突厥骑兵便如狂风席卷,已入并州之境。唐并州大总管、襄邑王李神符及汾州刺史萧寿引兵拒之,分别在汾水以东击败突厥,杀敌五千余人。

唐军虽获此胜,但突厥精锐骑兵数十万人,来势凶猛,继而进犯廉州,攻陷大震关。自介休到晋州数百里之间,仿佛蚁聚蜂拥。

唐高祖闻报大慌,遂派太常卿郑元璹往见颉利可汗,欲用外交手段解决。

字幕:郑元璹,字德芳,荥阳人,岐州刺史郑译之子。

郑元璹隋朝时凭借父功,拜仪同大将军、沛国公,累转右武候大将军,迁文城郡守。后归顺唐国公李渊,授太常卿,打败朱粲进攻,又多次出使突厥,拜鸿胪卿。

突厥寇略并州之时,郑元璹母丧,正在家中守制,唐高祖夺情除孝,命出使突厥。

颉利可汗及见郑元璹至,先责中国违约背盟,郑元璹随机应对,反数突厥背约之罪。几番争辩,颉利大惭,不能自圆其说。

郑元璹见此,乃谓颉利可汗:汉与突厥,风俗各异。汉得突厥,既不能臣,突厥得汉,复何所用?且以突厥风俗,战争之时所抄掠资财皆入将士,可汗一无所得。不如早收兵马,遣使和好,则我大唐必有重赉,币帛皆入可汗,免为劬劳,坐受利益。大唐初有天下,即与可汗结为兄弟,行人往来,音问不绝。今乃舍善取怨,违多就少,何也?

颉利终纳其言,即率大军引还汗庭。

郑元璹从隋恭帝义宁年间以来,曾五次出使突厥,每次处境都极为危险,此次尤然,千钧一发。由是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突厥数十万大军,自回长安以报。

唐高祖闻说突厥退军,喜不自胜,亲自接出皇城以外,对众臣说道:郑德芳一人可胜过十万精兵,战国时纵横家之事,朕今知之矣。

郑元璹逊谢,笑而不语,原来其果然便是鬼谷门下弟子,曾师从于越国公杨素。

镜头转换,按下西北,复表东南。

南越王林士弘占据虔州,建楚国称帝,年号太平,拥九江至番禺之地,声振东南。武德四年,当萧铣兵败被杀,南梁败散之兵大半投靠林士弘,南楚因此重振势力。

唐朝荆州总管、赵王李孝恭遣使前去招抚,林士弘所辖循、潮二州都投降唐朝。

此番因闻唐朝与刘黑闼战于河北,又与突厥相拒于并州,无暇南顾,林士弘遂趁机派弟林药师率兵攻打循州,复夺旧土。

唐循州刺史杨略率军迎敌,林药师一战败死。楚将王戎不敢拒战,便以南昌州降唐。

林士弘逃走,占据安成山洞,袁州(今江西宜春)百姓纷纷响应归附。

洪州总管若干则引兵来伐,九战皆胜,林士弘愤病而死,部众离散。林士弘自隋大业十三年起事,至此败亡,前后共历六年。

此一路隋末反王,就此便成南柯一梦。

林邑王闻说林士弘败亡,因而便向唐遣使入贡,请求内附中国。

隋大业九年之时,炀帝曾分林邑为比景、海阴、林邑三郡;因隋末大下大乱,林邑趁机复国,到此时仍复归附唐朝。此一路反王,终究归藩唐朝。

唐高祖欲命并州总管刘世让为广州总管,前往镇抚岭南,临行时问以并州备边策略。

刘世让奏道:突厥向来犯边,皆以马邑为中转。依臣之议,当以勇将戍守崞城,用金帛招募降人,并不断派兵到马邑城下骚扰,毁其庄稼。禾稼不能生长,马邑人必定降唐。

唐高祖纳其建议,便不令去广州,改命戍守崞城。

当时马邑百姓虽在突厥治下,但大多不愿归附突厥,常向往归治中原。唐高祖闻之,寄书刘武周旧部高满政为使,使其招降马巴豪族苑君璋。

镜头闪回,便说苑君璋来由。

苑君璋虽为胡族,却乃是马武周妹夫。武德三年,当刘武周欲南侵唐朝之时,苑君璋便规劝道:唐主以太原一州兵力,直取长安,所向无敌,必有上天相助,非惟人力也。晋阳以南道路狭窄险要,主公必要孤军深入,后无援军,假如攻战不利,如何回军?依臣之见,不如北合突厥,南交李唐,在此称霸一方,是为良策。

刘武周不听,留苑君璋守卫朔州,毅然南下。终至大败,遂对苑君璋涕泣谢罪,随即共同逃往突厥,终归败亡。刘武周死后,苑君璋统其余众,便即驻屯马邑。

突厥可汗任命苑君璋为大行台,并令处罗可汗之子郁射设督兵助镇。

武德四年,代州总管李大恩击败苑君璋。次年三月,颉利可汗与高开道、苑君璋合兵攻打雁门,月余不克,于是退军。武德六年五月,苑君璋与高满政再袭代州,未能攻下。

唐高祖李渊派遣使者劝其二人归附唐朝,赐予免死铁券,保证不杀。苑君璋拒不接受,再次进犯代州,唐代州刺史王孝德将其击退。

马邑困于兵祸数年,由此人心厌战,渴望太平。

闪回结束。便在此时,唐高祖寄书高满政,劝令与苑君璋南归。(本集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男欢女爱 九重紫 十日终焉 牧神记 灯花笑 万相之王 渔港春夜 暗河长明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重生之将门毒后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 一世容安 洛公子 春日宴 那年花开1981 佛本是道 深空彼岸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百世求仙 
经典收藏我的修炼时间和人不一样 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 病案本 儒道读书人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 废武魂?我,逆天进化,震惊世界 师尊,你不对劲啊! 不科学御兽 国运之战:我以妖族镇诸天 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武神空间 从一人之下开始播种万界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天启预报 鸿运高飞聂飞 仙武大明,开局成为鬼修锦衣卫 武侠之天断武途 御兽:最终神座 全民转职:瞬发禁咒很核理吧? 
最近更新横推武道:从斩妖除魔开始无敌! 徒弟叛门后,我收养的狗都成了大帝 开局纯阳圣体,娘娘,请称臣陛下 妄想禁区:随机拾取一本封神书 古代奇事录 混沌天诀 凡命归途 法师们的情书 神女重生:逆世双魂 万界战场:诸天万法绝对领悟 穿越封神:西海龙王多子多福 龙吟灵尊 修仙之我在玄幻世界当老六 灵霄破穹传 复活当仙尊 仙尊在现代的奇妙生活 无绝之途 丹武圣君 异世界侍女,厉三年的传奇 别欺负我,我的徒弟们天下无敌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