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本是没注意小姑娘的,但她在小姑娘念叨时,刚好走到她身边。
她的声音,自然传到了风烟耳中。
风烟停下脚步,看向那小姑娘。
她低着头,风烟看不清她的模样。
她只能看到她那瘦弱的身体,穿着不大干净且破烂的衣裳。
还有,头上那钻出发髻的虱子。
一个,想要识字的普通黔首,且还是一个女子。
秦时女性的地位,并不如封建中晚期那么低。
但因为男人体力高于女人,百姓需男人干体力活儿,所以时人更看重儿子。
若有识字的机会,也绝对是让儿子上。
毕竟,女子识字,并不能为家里带来什么。
许多女子也并不认为这样的对待有什么问题,这小姑娘成长于这样的环境,却能生出习字的心……
难得啊!
风烟在小姑娘身边蹲下,“想识字?”
突然传来的声音,让专注于报纸和布告吏的小姑娘一愣,随后茫然的看向风烟。
见风烟正看着她,她不确定的问,“乃与我言?”
风烟颔首,看向她手中的报纸,指了指一个地方,“布告吏正宣读至此。”
小姑娘闻言,眼睛一亮,“多谢。”
道谢后,她便对着布告吏的话,专心记起报纸上的字来。
风烟没有离开,她蹲在小姑娘的身边,时不时为小姑娘指点一下。
待布告吏完成一天的工作走后,小姑娘起身对着风烟行了一个大礼道谢。
风烟伸手,扶起她,“尔今日,识字几许?”
小姑娘闻言,身体僵住,她低着头,小声的回了一句,“我今日只记下‘法’、‘秦’、‘皇’、‘令’、‘人’几字。”
一天只认识了五个字,她很笨吧?
小姑娘头低得更低了。
然而……
风烟却震惊了。
没有人特意教授,只靠着布告吏宣读报纸对照着学,一天就能记下五个字!
天才啊!
这不读书简直可惜了。
风烟:“尔唤何名?”
小姑娘抬头看了风烟一眼,又底下头去,“父母唤我仲姬。”
仲姬,严格算来,根本不是个名字。
伯仲叔季,是子女排行,后专属于兄弟排行。(春秋战国秦汉女子可以用‘伯仲叔季’的排行。)
也就说,仲姬是二女儿的意思,说得土一点,这名字它就是后世的二丫。
风烟:“仲姬,可愿拜我为师?”
风烟起了惜才之心。
仲姬再次抬起了头。
她满脸震惊的看着风烟,竟一时没了反映。
风烟再次问了一句:“可愿?”
仲姬回神,立马下拜,“弟子……”
风烟一把扶住她,阻止了她的动作,“此处人多,不宜拜师。”
仲姬闻言,站直身体,点头,用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风烟。
因为瘦弱肮脏,肤黑,仲姬看起来并不好看。
但她那双眼睛却很亮,里面有普通黔首没有的神态。
风烟特别喜欢这双眼睛。
而且……
仲姬只是因为营养不良,和长期劳作,以及穿着才显得不好看。
若是以后养养,未必是现在的模样。
已是傍晚,临近咸阳宵禁,让仲姬拜师认门已经来不及。
于是,风烟便与仲姬约好明日在市外见面,随后各自归家。